癌变·畸变·突变 ›› 2019, Vol. 31 ›› Issue (2): 133-137.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19.02.007
张丽霞, 顾雯, 张宏伟, 段链
ZHANG Lixia, GU Wen, ZHANG Hongwei, DUAN Lian
摘要: 目的:比较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TCA)和刃天青法测定氧化铜纳米颗粒(CuO-NPs)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细胞毒性的异同。方法:采用RTCA法确定BMECs细胞毒性实验的最佳细胞接种数量及染毒时间。分别用1.5、0.75、0.38、0.19、0.09 mg/mL的CuO-NPs染毒BMECs,以无细胞的培养液为对照组(0 mg/mL),分别以RTCA法及刃天青法比较其细胞毒性。通过比较2种方法所获得的IC50值判断2种毒性测试方法的相关性。结果:每孔2.5×103个细胞为BMECs最佳接种浓度,接种后40 h为最佳染毒时间。RTCA检测结果表明1.5、0.75 mg/mL的CuO-NPs染毒BMECs后约2 h开始细胞活性降低,并在染毒4 h内全部死亡。通过刃天青法分别在染毒3、12、24、36、48 h进行测定,得到与RTCA相似的结果,即1.5和0.75 mg/mL组的细胞毒性最大,且CuO-NPs对BMECs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种方法所获得IC50值相关系数为0.999,P=0.000,具相关性。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5,P=0.323)。从计算IC50的R2值来看,RTCA拟合曲线法R2值高于刃天青法R2值。结论:CuO-NPs体外作用于BMECs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性,RTCA方法与刃天青法测定BMECs细胞毒性结果具有相关性,RTCA方法所得结果可能更为准确,更适合于CuO-NPs的细胞毒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