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畸变·突变 ›› 2009, Vol. 21 ›› Issue (6): 447-451.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09.06.010
段链;程义斌;金银龙
DUAN Lian;CHENG Yi-bin;JIN Yin-long
摘要: 背景与目的: 探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铜浓度及铜锌比值(Cu/Zn)与脂质过氧化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微量元素铜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在铜缺乏状态下测定大鼠血中铜含量及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水平及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6个实验组。对照组大鼠饲以正常饲料,实验组大鼠饲以缺铜饲料,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葡萄糖酸铜(Cu-G),各剂量实验组大鼠血中铜浓度呈现无规律波动,而Cu/Zn比值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SOD活力水平低于正常水平,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血中铜锌比值升高,SOD活力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铜缺乏时血中MDA含量升高,而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即铜锌比值的升高,MDA含量有所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血中铜锌比值的下降可能导致大鼠血中CAT活性水平的升高,但铜锌比值与CAT活性的相关关系呈非线性相关。铜缺乏及铜摄入量对大鼠血中GSH-pX无明显影响。 结论: 在研究微量元素铜的生理生化作用时,对铜锌比值(Cu/Zn)进行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SOD活性水平下降,同时血中MDA含量上升,而随着血中铜锌比值的升高,SOD活性呈上升趋势,MDA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而铜摄入不足会使血中CAT的活性水平升高,对GSH-pX活性水平无明显影响。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