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畸变·突变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植物对核素锶的吸附与富集作用研究现状

姜晓燕,刘淑娟#,闫  冬,何映雪,丁库克*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放射生态学研究室,北京  100088
  • 收稿日期:2014-06-09 修回日期:2014-10-27 出版日期:2014-11-30 发布日期:2014-11-30
  • 通讯作者: 丁库克,E-mail:shouding@ccmu.edu.cn
  • 作者简介:姜晓燕(1964- ),女,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核素在食物链中转移规律研究。E-mail:fangsheshengtai@126.com。#该作者对本文的贡献与第一作者等同。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3BAK03B05(2013-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0805)

  • Received:2014-06-09 Revised:2014-10-27 Online:2014-11-30 Published:2014-11-30

摘要:

锶是核事故最常见的放射性裂变产物,一旦进入环境就形成长期的放射性污染,难以消除,并易从土壤进入植物,再进入动物。无论植物、动物被人食用,均可以通过食物链的累积,进入人体沉积在骨骼对人产生放射性内照射。因此,开展植物尤其是可食用植物对锶的富集能力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开展的有关锶在高浓度的土壤胁迫下对植物的吸附和富集作用影响的研究,以及在低浓度锶处理的水培研究中植物的吸附和富集作用变化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对不同植物中锶的迁移、吸附与富集方面的研究方法以及对不同植物开展的研究进行总结和综述。一方面为减少锶向可食植物中迁移;另一方面利用植物对锶的富集能力,研究从环境中清出锶、修复核污染土壤的方法,为选择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终极目标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关键词: 核素, 锶, 核污染, 植物, 吸附, 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