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畸变·突变 ›› 2018, Vol. 30 ›› Issue (4): 315-317,325.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18.04.014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纳米颗粒诱导肝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王晗1, 倪娟1,2, 周滔1,2, 杨国防3, 汪旭1,2   

  1. 1.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2. 云南师范大学生物能源持续开发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500;
    3. 上海三誉华夏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0
  • 收稿日期:2017-11-27 修回日期:2018-07-05 出版日期:2018-07-30 发布日期:2018-07-30
  • 通讯作者: 汪旭,E-mail:wangxu@fudan.edu.cn E-mail:wangxu@fudan.edu.cn
  • 作者简介:王晗,E-mail:wanghan9215@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307)

  • Received:2017-11-27 Revised:2018-07-05 Online:2018-07-30 Published:2018-07-30

摘要: 纳米颗粒(NPs)广泛应用于食品产业、个护用品、建筑材料等领域,可通过口服摄入、皮肤渗透、吸入等途径进入人类生活环境,其对人类健康可能的负面影响令人堪忧。常见NPs如二氧化钛进入机体后,易积累在肝脏,并通过诱发肝细胞DNA损伤、改变肝脏代谢关键酶的活性、破坏肝脏结构及功能等损伤肝脏,发挥其毒性效应。因此,NPs对肝脏的毒性研究成为评价纳米颗粒安全性的重点。本文对近年来NPs诱导肝脏毒性的研究及毒性防范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肝细胞, 肝脏, 毒性效应, 毒性防范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