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侍雯婧, 张吉芊竹, 朱江波, 张晓芳, 王瑞娜, 戴小宇, 任丽君, 田逸君. 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的遗传毒性评价[J]. 癌变·畸变·突变, 2022, 34(2): 149-153,157. |
[2] |
蔡绮, 高德煜, 史建峰, 于浩, 韩妍, 杨柳, 赵蕾, 王召旭. 以树鼩为微核试验新型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21, 33(5): 370-374,382. |
[3] |
徐启璐, 高慧, 冉学红, 王军军, 张俊英, 刘丽萍. 两种异常核型髓系肿瘤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相关性分析[J]. 癌变·畸变·突变, 2021, 33(4): 296-301,306. |
[4] |
丁雅雯, 焦文静, 王芃堉, 鹿刚, 马鸣.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浆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6): 464-468,489. |
[5] |
曹易懿, 刘维映, 尤馨悦, 奚晶, 陈瑞雪, 张新宇, 栾洋. 多溴联苯醚BDE-3、BDE-47和BDE-209的体外遗传毒性评价[J].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1): 15-20,28. |
[6] |
王全凯, 谢广云, 马顺鹏, 郭浩然, 乌瀚宝栎尔, 宋佳阳, 许建宁.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的遗传毒性评价[J].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79-482. |
[7] |
唐娇, 杨颖, 李庆, 赵敏, 杨杏芬. 利用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微核试验评价三七提取液的遗传毒性[J].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97-400. |
[8] |
文海若, 郭雅娟, 黄芝瑛, 王雪, 淡墨. 不同表面修饰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对A549细胞的毒性及DNA损伤[J]. 癌变·畸变·突变, 2018, 30(6): 413-421. |
[9] |
文海若, 邵安良, 陈亮, 淡墨, 胡燕平, 王雪, 徐丽明. 适合纳米材料遗传毒性评价方法的选择[J]. 癌变·畸变·突变, 2018, 30(4): 326-331. |
[10] |
夏莹, 付少华, 张寅静, 王薇. 农药哌虫啶的遗传毒性试验[J]. 癌变·畸变·突变, 2018, 30(2): 136-139. |
[11] |
刘芳, 王转子, 魏巍, 李文建, 党秉荣. 碳离子全身辐照致小鼠造血系统的损伤[J]. 癌变·畸变·突变, 2018, 30(2): 109-113,119. |
[12] |
曹易懿, 奚晶, 唐伟锋, 尤馨悦, 刘维映, 栾洋. 三氯生的体外遗传毒性评价[J]. 癌变·畸变·突变, 2018, 30(1): 71-75. |
[13] |
王治, 凌曦, 张国伟, 高建芳, 邹鹏, 井澈, 林哲韬, 刘晋祎, 曹佳, 敖琳. 叶酸对1,3-丁二烯诱发的小鼠DNA低甲基化和染色体损伤的影响[J]. 癌变·畸变·突变, 2017, 29(3): 189-193. |
[14] |
原野, 陈丹丹, 荆淑芳, 于永生, 陈健恒, 吴纯启, 施畅. 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致突变性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16, 28(6): 432-437. |
[15] |
韩天娇, 周长慧, 常艳. 体内碱性彗星试验与微核试验联合测定甲磺酸乙酯遗传毒性方法的建立[J]. 癌变·畸变·突变, 2016, 28(4): 277-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