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凯煌, 蔡高阳, 刘新城. mTOR抑制剂AZD2014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6): 448-451. |
[2] |
杜太峰, 郑树楷, 黄苑妮, 包冕, 吴库生. 草甘膦对斑马鱼生殖发育的毒性研究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18, 30(5): 410-412. |
[3] |
姜晓燕, 闫冬, 何映雪, 李奕奉, 丁库克. 北方某铀矿区野生草本植物的铀富集能力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16, 28(6): 464-467. |
[4] |
罗雪婷, 蔡绮君, 赵博, 陈伟民, 陈晓, 张晓文. 紫荷植物固体饮料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16, 28(4): 302-305. |
[5] |
孔丹, 郝卫东, 蒋建军, 尚兰琴, 魏雪涛, 时褔礼. 利用胚胎干细胞试验模型评价矮壮素的发育毒性[J]. 癌变·畸变·突变, 2015, 27(4): 260-265,271. |
[6] |
姜晓燕,刘淑娟,闫 冬,何映雪,丁库克. 植物对核素锶的吸附与富集作用研究现状[J]. 癌变·畸变·突变, 2014, 26(6): 463-466. |
[7] |
张 明,那晓琳,杨 洋,易 成. 大豆黄素对有机氯类农药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效应的抑制作用[J]. 癌变·畸变·突变, 2013, 25(2): 96-99. |
[8] |
刘英华/张静姝*/姜淑卿/何 宁. 应用PCR法检测微生物类农药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急性经口致病性[J]. 癌变·畸变·突变, 2012, 24(6): 427-430. |
[9] |
刘瑞祥1/任嘉红1,2/常惠丽3/霍转转1/刘 彤1/闫科峰1. 浊漳河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12, 24(6): 465-469. |
[10] |
汪希兰, 杨光红, 潘雪莉, 李 军. 烯啶虫胺的致突变性试验[J]. 癌变·畸变·突变, 2010, 22(5): 397-400. |
[11] |
司亚茹, 李珊珊, 姜霞, 王思明, 李学慧, 郑燕, 史清文, 董玫, 张红真. 3种倍半萜化合物抑制妇科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探讨[J]. 癌变·畸变·突变, 2010, 22(1): 28-0031. |
[12] |
周永田 徐旭东 刘培军 郝先栋 李 明 刘和顺. 煤尘颗粒及其与苯并(a)芘混合物的致突变性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4): 324-327. |
[13] |
安菊生(综述), 王德华(审校). 致突变试验在恶性肿瘤化疗监测中的应用[J]. 癌变·畸变·突变, 2006, 18(1): 78-080. |
[14] |
郑 光, 周志俊, 戴旭峰, 孙运光, 郑 捷, 唐 颖, 孙 毅. 小鼠子宫增重试验检测六种常用有机磷农药拟雌激素样活性[J]. 癌变·畸变·突变, 2004, 16(4): 211-213. |
[15] |
贺小琼, 陈彦红, 熊祥玲. 真菌植物松茸提取物体外抑制卷烟焦油致突变作用[J]. 癌变·畸变·突变, 2004, 16(1): 4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