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侍雯婧, 张吉芊竹, 朱江波, 张晓芳, 王瑞娜, 戴小宇, 任丽君, 田逸君. 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的遗传毒性评价[J]. 癌变·畸变·突变, 2022, 34(2): 149-153,157. |
[2] |
杨玉, 黄雅理, 林飞, 汤龙. 抗肿瘤血清胸腺因子9肽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J]. 癌变·畸变·突变, 2022, 34(1): 57-61. |
[3] |
杜秀明, 洪丽玲, 徐灵芝, 周庆云. 采用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遗传毒性[J]. 癌变·畸变·突变, 2022, 34(1): 67-71. |
[4] |
蔡绮, 高德煜, 史建峰, 于浩, 韩妍, 杨柳, 赵蕾, 王召旭. 以树鼩为微核试验新型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21, 33(5): 370-374,382. |
[5] |
敬海明, 李国君, 宁钧宇. 苯丙(a)蒽的毒性研究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21, 33(2): 149-152. |
[6] |
周长慧, 韩天娇, 黄鹏程, 马璟, 常艳. 大鼠多器官彗星试验方法的验证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233-237. |
[7] |
霍娇, 朱雪娇, 曾珠, 刘运杰, 陈锦瑶, 张立实. 定量遗传毒性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2): 155-158,161. |
[8] |
曹易懿, 刘维映, 尤馨悦, 奚晶, 陈瑞雪, 张新宇, 栾洋. 多溴联苯醚BDE-3、BDE-47和BDE-209的体外遗传毒性评价[J].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1): 15-20,28. |
[9] |
周谡, 李睿, 朱鸿雁, 张志超, 方静, 唐黎明.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1): 62-66. |
[10] |
王全凯, 谢广云, 马顺鹏, 郭浩然, 乌瀚宝栎尔, 宋佳阳, 许建宁.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的遗传毒性评价[J].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79-482. |
[11] |
郑凯, 王冰玉, 徐新云, 耿红, 黄海燕, 刘威, 龙鼎新. 深圳和太原PM2.5样品致突变作用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83-487. |
[12] |
陈高峰, 王亚楠, 王丹, 毛志慧, 黄芝瑛, 文海若, 王雪. Pig-a基因突变试验研究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92-497. |
[13] |
唐娇, 杨颖, 李庆, 赵敏, 杨杏芬. 利用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微核试验评价三七提取液的遗传毒性[J].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97-400. |
[14] |
王亚楠, 文海若, 王雪. 遗传毒性基因突变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406-411. |
[15] |
李若婉, 周长慧, 黄鹏程, 常艳. 基于TK6细胞的体外PIG-A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建立[J].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3): 242-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