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畸变·突变 ›› 2009, Vol. 21 ›› Issue (5): 400-403.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09.05.017
李 超1;陈耐生2;魏金锋1;薛金萍2;沈 宁1;黄金陵2;孙 岚1;王爱平1
LI Chao1; CHEN Nai-sheng2; WEI Jin-feng1;XUE Jin-ping2;SHEN Ning1; HUANG Jin-ling2; SUN Lan1; WANG Ai-ping1
摘要: 背景与目的: 研究福大赛因对小鼠的皮肤光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0.02 ml/g),溶剂对照组 (给予溶剂0.02 ml/g),福大赛因低剂量组(2 mg/kg)和高剂量组(5 mg/kg)以及阳性对照组(给予血卟啉15 mg/kg)。均采用静脉注射1次性给药。小鼠于给药后的不同时间接受不同强度模拟太阳光照射60 min。用 6 mm打孔器取左、右耳廓各1耳片,并称重,通过小鼠耳片重量和肿胀率的变化评价皮肤光毒性。 结果: 福大赛因高、低剂量组于给药后1、3及24 h接受模拟太阳光(40 mW/cm2)照射后,耳片重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而低剂量组于给药后48 h照射后无明显异常,高剂量组则给药后7 d经照射无明显异常。给药后1、3 h不同强度模拟太阳光照射(10、20、30、40 mW/cm2),各组小鼠均出现毒性反应;10 mW/cm2组耳片重量与20、30、40 mW/cm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福大赛因2 mg/kg体重给药48 h后光照无明显光毒性反应;5 mg/kg给药7 d后光照无明显光毒性反应。福大赛因产生光毒性的饱和光强度约为20 mW/cm2。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