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畸变·突变 ›› 2021, Vol. 33 ›› Issue (2): 149-152.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1.02.011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苯丙(a)蒽的毒性研究进展

敬海明, 李国君, 宁钧宇   

  1. 1.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3;
    2.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 100069
  • 收稿日期:2019-07-29 修回日期:2020-11-17 出版日期:2021-03-30 发布日期:2021-04-12
  • 通讯作者: 李国君,E-mail:ligj@bjcdc.org;宁钧宇,E-mail:njy_med@hotmail.com E-mail:ligj@bjcdc.org;njy_med@hotmail.com
  • 作者简介:敬海明,E-mail:haiming_jing518@yahoo.com。
  •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603102,2018YFC1602703);北京市财政支持项目(大气细颗粒物健康效应毒理学研究)

  • Received:2019-07-29 Revised:2020-11-17 Online:2021-03-30 Published:2021-04-12

摘要: 苯丙(a)蒽(BaA)是一种四环结构的多环芳烃(PAH)类物质,是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的副产物,与其他的PAHs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BaA可通过口腔、鼻腔及皮肤等多种途径暴露于人类,对人的主要危害是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根据其分类标准将BaA归为2B类(对人可能致癌)。目前尚无充足数据支持通过计算剂量外推斜率因子(slope factor)来完成动物致癌系数与人体致癌系数之间的推导。本文对BaA的致癌性等毒性研究进行系统文献检索与综述,以期为今后进行BaA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毒理学数据基础。

关键词: 苯丙(a)蒽, 致癌性, 遗传毒性, 生态毒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