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畸变·突变 ›› 2025, Vol. 37 ›› Issue (4): 265-267.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5.04.001

• 专题研究 •    

带瘤生存的认知演化与实践转型:系统性疾病视角下的再思考

郑瑞淇, 肖汀, 程书钧   

  1.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 分子肿瘤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病因及癌变研究室, 北京 100021
  • 收稿日期:2025-04-10 修回日期:2025-06-05 发布日期:2025-08-05
  • 通讯作者: 肖汀, 程书钧
  • 作者简介:郑瑞淇,E-mail:zrq3171401118@163.com。
  • 基金资助: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1-I2M-1-050)

Cognitive evolution and practical transformation of tumor-bearing survival: a reconsid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diseases

ZHENG Ruiqi, XIAO Ting, CHENG Shujun   

  • Received:2025-04-10 Revised:2025-06-05 Published:2025-08-05

摘要: 现代肿瘤治疗史见证了从“歼灭模式”到“共生哲学”的认知跃迁。医学界曾将彻底清除肿瘤视为终极目标,但肿瘤进化逃逸的普遍性让传统的根治性治疗策略面临严峻挑战。临床实践揭示,过度追求肿瘤清零可能加速耐药克隆筛选,同时损害宿主修复能力,反而为转移复发埋下隐患。由此,“带瘤生存”理念逐渐兴起——其本质是将肿瘤视作生命进程的组成部分,而非必须消灭的异端。当前肿瘤医学正迈向更谦逊的实践哲学:承认人类无法彻底消灭肿瘤这一演化伴生体,转而通过跨尺度调控(基因-微环境-机体-生态)建立可控共存。在此框架下,临床策略从病灶清除转向系统调控,以期通过适度治疗可实现肿瘤进展与宿主耐受力间的长期动态平衡,在延长生存与保护生命尊严间寻找最优解。

关键词: 带瘤生存, 肿瘤异质性, 宿主因素, 系统调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