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1-30
论著
生命早期双酚A暴露联合断乳后高脂饮食对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陈福彬, 黄海燕, 张慧红, 刘建军, 朱伟, 谢易容, 李洪娅, 皮姝荣, 钟婧怡, 丁树仁, 张珂, 吴帆, 张波, 何云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21-43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01
摘要 ( 164 )   PDF (2709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生命早期双酚A(BPA)暴露联合断乳后高脂饮食对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在母鼠受孕第6天至子代小鼠断乳前按0.5 mg/(kg·d)对母鼠进行双酚A饮水染毒,分成未染毒组和BPA组,每组10只孕鼠。子代小鼠断乳后终止BPA染毒,并进行高脂饮食干预,分成普通饮食未染毒组、普通饮食BPA组、高脂饮食未染毒组和高脂饮食BPA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在子代小鼠出生后第21天(PND21)和第91天(PND91)时处死小鼠并收集血液和胰腺组织样本,PND91小鼠在处死前进行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试验,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小鼠胰腺进行非靶向脂质组学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小鼠胰腺神经酰胺合成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浆胰岛素和胰腺神经酰胺合成酶(Cers)活性,试剂盒检测小鼠胰腺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PND21时,与未染毒组相比,BPA暴露组子代雄性和雌性小鼠均出现体质量增长加快。PND91时,与高脂饮食未染毒组相比,高脂饮食BPA组雄性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PND91小鼠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试验结果显示,与高脂饮食未染毒组相比,高脂饮食BPA组雄性和雌性小鼠血糖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增加(P<0.05)。计算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发现,与高脂饮食未染毒组相比,PND91高脂饮食BPA组雄性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P<0.05)。胰腺的非靶向脂质组学检测结果表明,PND21小鼠中,与未染毒组相比,BPA组雄性和雌性小鼠神经酰胺(Cer)丰度显著升高(P<0.05);PND91小鼠中,与高脂饮食未染毒组相比,高脂饮食BPA组雄性小鼠神经酰胺(Cer)丰度显著升高(P<0.05)。胰腺qPCR检测结果发现,PND21小鼠中,与未染毒组相比,BPA组雄性小鼠Cers4和Cers6 mRNA的表达上调,雌性小鼠Cers4 mRNA的表达上调(P<0.05);PND91小鼠中,与高脂饮食未染毒组相比,高脂饮食BPA组雄性小鼠Cers2、Cers4和Cers6 mRNA的表达上调(P<0.05)。胰腺神经酰胺合成酶活力检测结果显示,PND21小鼠中,与未染毒组相比,BPA组雄性小鼠Cers2、Cers4和Cers6活力显著增强(P<0.05);PND91小鼠中,与高脂饮食未染毒组相比,高脂饮食BPA组雄性小鼠Cers2和Cers4活力显著增强(P<0.05)。氧化和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PND91小鼠中,与高脂饮食未染毒组相比,高脂饮食BPA组雄性小鼠胰腺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PND91雄性小鼠胰腺神经酰胺丰度与胰腺氧化和抗氧化比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生命早期BPA暴露联合断乳后高脂饮食损害了子代小鼠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并以性别特异性方式增加子代雄性小鼠胰腺神经酰胺从头合成,后者与雄性小鼠胰腺氧化和抗氧化失衡密切相关。
原发性肺腺癌患者外周血端粒酶逆转录酶阳性白细胞检测方法的建立
谢佩佩, 张颀, 张小利, 万朵, 张文, 程书钧, 张开泰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31-437,44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02
摘要 ( 137 )   PDF (1883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活性的外周血白细胞亚群检测方法,以评估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增殖潜能。方法: 改造的重组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hTERTp-eGFP)能够特异性地在TERT启动子高转录活性的白细胞中复制,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识别具有高增殖潜力的TERT阳性白细胞,评估机体的免疫增殖潜能。分别将100、500、1 000个经HSV1-hTERTp-eGFP病毒感染24 h后的Jurkat阳性细胞,加入到未经病毒感染的2.5×106个外周血白细胞中,作为模拟样品进行检测,设置3个平行组,并对阳性细胞的回收率、重复性、线性回归系数等指标进行检验。同时,采集5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外周血,设置3个平行组,检测每组1 mL外周血中的TERT阳性白细胞比例,通过计算组内变异系数评估外周血样本检测技术的可靠性。此外,利用本检测技术,对8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及80例原发性肺腺癌患者外周血TERT阳性白细胞百分比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Jurkat细胞系能够被HSV1-hTERTp-eGFP病毒感染并启动GFP的表达,可以作为模拟样本进行技术验证。100、500、1 000个Jurkat细胞的模拟样品平均检出阳性细胞数分别为80.3、448.2、920.6个,回收率分别为80.3%、89.6%和92.1%;3次重复实验的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1.3%、7.2%、4.4%,而3个平行实验组内的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5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外周血TERT阳性细胞百分比的组内变异系数也均在10%以内。说明本检测技术准确度高,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8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TERT阳性白细胞的百分比呈下降趋势(r=-0.61;P<0.01)。与良性肺结节患者对照组相比,早期肺腺癌患者的TERT阳性白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与非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相比,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TERT阳性白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1)。结论: 肺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存在免疫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的现象,且在浸润性肺腺癌患者中表现更明显。这一发现可能与年龄相关的免疫衰老有密切联系,为理解浸润性肺腺癌患者较差的预后提供了新视角,并为深入探索免疫衰老机制指明了方向。
miR-520c-3p/CXCL8信号轴在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红系分化中的调控作用
杨玉, 商宇, 倪蕾, 宫梓琳, 王然, 王丹, 王静艳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38-44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03
摘要 ( 135 )   PDF (1231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iR-520c-3p/CXCL8信号轴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红系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氯化血红素诱导人CML细胞系K562细胞红系分化,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CXCL8 mRNA的表达水平。用不同浓度CXCL8(0、20、40、60、80和100 ng/mL)处理K562细胞72 h,RT-qPCR实验检测γ-globin mRNA的表达情况,据此分析CXCL8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将miR-520c-3p模拟物和inhibitor转染到K562细胞以增强或抑制miR-520c-3p的功能,RT-qPCR法检测γ-globin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miR-520c-3p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检测CXCL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miR-520c-3p对CXCL8表达的影响。细胞分为实验组(共转染miR-520c-3p模拟物与CXCL8 3'-UTR)和对照组(共转染模拟物对照与CXCL8 3'-UTR),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520c-3p是否靶向CXCL8的3'-UTR。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氯化血红素诱导分化处理后,K562细胞中CXCL8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未处理组相比,不同剂量CXCL8处理组K562细胞中γ-globin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miR-520c-3p模拟物转染组K562细胞中γ-globin mRNA的表达水平、CXCL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1);miR-520c-3p抑制物转染组细胞中γ-globin mRNA表达水平、CXCL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升(均为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miR-520c-3p/CXCL8信号轴在CML细胞红系分化中的关键作用。miR-520c-3p通过靶向调控CXCL8的表达,在K562细胞的红系分化过程中发挥抑制效应。
Wnt1-Ngn2-En1/2在西玛津损伤小鼠生命早期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中的作用
刘茄琦, 闻杰, 张佳钰, 李百祥, 李雪婷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44-45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04
摘要 ( 122 )   PDF (2763KB) ( 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除草剂西玛津对小鼠子代胚胎期及出生后第21天(PND21)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的影响,并探讨Wnt1-Ngn2-En1/2信号通路在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SPF级昆明小鼠雌性30只,雄性15只,按照2∶1进行合笼。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3%甲基纤维素溶液)和西玛津低剂量(50 μg/kg)、高剂量组(200 μg/kg)进行灌胃染毒,收集胚胎第8.5天(E8.5)、第12.5天(E12.5)和PND21仔鼠的中脑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杂交技术(FISH)、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Wnt1-Ngn2-En1/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Wnt1、Ngn2、En1、En2、Nr4a2Th)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旷场实验检测孕鼠染毒西玛津后对PND21雌、雄仔鼠自主行为能力的影响。结果: 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E8.5胚胎组织中,西玛津低剂量染毒组Wnt1和Ngn2以及高剂量组Wnt1、Ngn2、En1和En2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在E12.5胚胎组织中,低剂量染毒组Nr4a2和Th以及高剂量组Nr4a2、Th、Wnt1、Ngn2、En1、En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FISH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西玛津低、高剂量染毒组E8.5与E12.5胚胎组织中Wnt1的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西玛津高剂量组PND21雄性仔鼠的自主探索能力与运动能力显著减弱(P<0.05),且PND21仔鼠组织中Wnt1与Th的蛋白表达也明显下调(P<0.05)。结论: 西玛津能够通过Wnt1-Ngn2-En1/2信号通路影响子代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并损伤雄性仔鼠的自主行为能力。
DKK-1和NNMT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
吴秀浅, 梁泰榕, 庄学龙, 王星星, 黄海花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52-456,46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05
摘要 ( 138 )   PDF (4287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 mRNA和蛋白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GEPIA2数据库分析NNMT和DKK-1 mRNA在正常肝组织和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对肝癌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生存期(DFS)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NMT和DKK-1蛋白在肝癌、肝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肝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GEPIA2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肝癌组织中NNMT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NNMT和DKK-1 mRNA在肝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13,P<0.05),两者对肝癌患者的10年OS及DFS均无明显影响。NNMT mRNA高表达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比低表达者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发现与正常肝组织比较,DKK-1与NNMT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DKK-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胆管细胞癌,两者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期及组织分级等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DKK-1和NNMT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肝组织下降,DKK-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组织类型有关,NNMT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HER-2低表达患者在乳腺癌中的占比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杨怡晖, 张文夏, 龚芷宁, 岑雪雪, 秦琪敏, 汤红平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57-46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06
摘要 ( 226 )   PDF (3482KB)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HER-2低表达患者在乳腺癌中的占比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2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细胞增殖相关蛋白Ki-67的表达情况,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此外对其他临床病理资料如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HER-2低表达患者在乳腺癌中的占比及其与HER-2阴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 982例乳腺癌中HER-2低表达567例(57.74%),HER-2阴性194例(19.76%),HER-2阳性221例(22.50%)。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和Ki-67增殖指数均低于HER-2阴性和HER-2阳性乳腺癌(均为P<0.01);淋巴结转移率高于HER-2阴性乳腺癌,但低于HER-2阳性乳腺癌(均为P<0.01);激素受体阳性率高于HER-2阳性乳腺癌(P<0.01),与HER-2阴性乳腺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年龄及肿瘤直径与HER-2阴性和HER-2阳性乳腺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低表达乳腺癌在整体乳腺癌中占比高,且具有组织学分级低、Ki-67增殖指数低、激素受体阳性率高等特点,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4在胰腺癌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郭秀娟, 贾聿明, 颜晰, 赵红峥, 郭奕阳, 张金艳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63-469.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07
摘要 ( 146 )   PDF (159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4(CST4)表达水平在胰腺癌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2023年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71例胰腺癌初诊患者,分别收集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及血清肿瘤标记物等指标检测结果及病例信息。分析胰腺癌患者与胰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ST4表达水平及其他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ST4在胰腺癌诊断及临床进展评估中的意义。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CST4与传统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在胰腺癌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与胰腺良性肿瘤对照相比,胰腺癌患者血清CST4、CEA及CA19-9含量异常的比例及中位值均明显升高(P<0.01)。ROC分析显示,CST4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其与CEA和CA19-9联合检测AUC(AUC=0.930)较单项检测明显升高(P<0.05);而CST4在预测胰腺癌临床进展中显示出更高的价值(AUC=0.794),敏感度为80.90%,特异性为70.80%,阳性似然比为2.77,最佳截断值为84.41 U/mL;预后分析显示,CST4高表达组和CST4低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2月和25.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ST4表达水平升高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CST4表达水平可作为胰腺癌患者临床辅助诊断指标,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饮水途径镉暴露后小鼠体内镉分布研究
何丽华, 罗嘉楠, 张厦蓉, 陈炯玉, 谢冰梦, 彭琳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70-475,49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08
摘要 ( 153 )   PDF (1662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经饮水途径镉暴露后小鼠血液、食管、肝及肾组织中的镉蓄积浓度,为镉的毒性评价和镉与食管相关疾病关联研究提供补充依据。方法: 试验设对照组、氯化镉(CdCl2)低剂量(10 mg/kg)和高剂量(75 mg/kg)处理组。对照组给予标准饲料和双蒸水,镉处理组给予标准饲料和含相应浓度CdCl2溶液。对照组和低剂量镉处理组小鼠均分别暴露8、12、16和20周,高剂量组暴露16周。将27只SPF级C57BL/6小鼠按时间点分组,每组3只。通过眼眶取血收集对照组第8和12周,低剂量组第8、16和20周以及高剂量组第16周的小鼠全血;按试验分组时间节点处死小鼠,收集食管、肝、肾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进行镉浓度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镉处理组血镉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组内各暴露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镉处理16周组血镉水平较低剂量组显著升高(P<0.01)。食管镉浓度在低剂量镉处理组各暴露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在第20周时镉含量最高(67.7 μg/L),与第8周(44.0 μg/L)和第12周(35.2 μg/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此外,高剂量镉处理16周组食管镉浓度(129.2 μg/L)显著高于低剂量组(47.9 μg/L,P<0.01)。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镉处理组肝、肾组织镉浓度分别在镉暴露12~16周和8~16周时显著升高(P<0.05或P<0.01),于16周时达到峰值(P<0.01)后回落。16周时各剂量组间肝、肾镉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剂量处理组镉浓度最高。对照组和镉处理组小鼠血液、食管、肝脏和肾脏均能检测到镉,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肝脏>食管>血液。结论: 经饮水途径镉暴露后小鼠血液、食管、肝和肾组织中的镉浓度分布各异,且与暴露时间和剂量有关。
血清硒水平、尿碘浓度与甲状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
谢一凡, 马楠馨, 王颖, 高怡, 刘静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76-48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09
摘要 ( 142 )   PDF (1439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血清硒水平、尿碘浓度(UIC)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 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进行系统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11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4.1和Stata 17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22项病例对照研究,6 457名研究对象。汇总分析显示,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硒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标准化均数差(SMD)=-1.46,95%CI=(-2.21,-0.72),P=0.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碘摄入过量(UIC≥300 μg/L)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呈正相关[OR=2.68,95%CI=(1.40,5.12),P=0.003],碘摄入适量(100≤UIC<200 μg/L)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呈负相关[OR=0.47,95%CI=(0.29,0.76),P=0.002],碘摄入不足(UIC<100 μg/L)[OR=0.62,95%CI=(0.35,1.09),P=0.10]和碘摄入轻微过量(200≤UIC<300 μg/L)[OR=0.81,95%CI=(0.50,1.32),P=0.40]与甲状腺癌的发生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均为P>0.05)。结论: 本次meta分析提示,血清硒水平低可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碘摄入过量可能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碘摄入适量可能是甲状腺癌的保护因素。
顺铂诱导多倍体肿瘤巨细胞模型的构建
李子烜, 黄吉, 孙震晓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83-49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10
摘要 ( 147 )   PDF (13528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顺铂在体外诱导肿瘤细胞构建多倍体肿瘤巨细胞(PGCC)模型的方法,并对构建的细胞模型特性进行考察。方法: 分别采用1.5、3、6、12、24 μg/mL的顺铂处理A549细胞24 h,以及3 μg/mL的顺铂处理3、4、5 d,流式细胞术检测其DNA含量变化,选择DNA含量最高的组合作为顺铂诱导A549、HepG2、SK-OV-3细胞形成PGCC的浓度和时间;Giemsa染色观察3种已处理细胞的表面积和DNA核面积变化;逆转录定量PCR检测3种已处理细胞的干性基因NanogSox-2OCT-4c-Myc的mRNA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3种已处理细胞的干性表面标志物CD44、CD133的表达情况;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3种已处理细胞的衰老情况;MTT法检测0.75、1.5、3、6、12、24、48、96 μg/mL顺铂作用于3种已处理细胞72 h的细胞活力。结果: 3 μg/mL顺铂处理3 d可有效诱导3种细胞系形成多倍体(>4N)细胞。诱导后的细胞表现出以下特征:细胞和核面积显著增大;干性标志物CD44、CD133表达不同程度上调,部分干性基因表达增加;部分A549细胞呈现衰老表型;与对照组相比,源于A549和SK-OV-3细胞的PGCC对顺铂的耐受性增强(P<0.01)。结论: 成功建立了顺铂诱导的源于A549细胞的PGCC模型,该模型诱导的A549 PGCC具有增大的细胞表面积和核面积,表达干性基因NanogSox-2OCT-4,对顺铂的耐受度增加,为进一步研究肿瘤耐药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平台。
检测研究
精制鱼油的致畸致突变性检测
赵易敏, 张娟娟, 刘学武, 张红贞, 张维萍, 章泽恒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91-49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11
摘要 ( 103 )   PDF (999KB)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精制鱼油(DHA含量89.97%,EPA含量1.12%)是否具有致畸变和致突变作用。方法: 在SD雌性大鼠妊娠期第6~15天经口灌胃分别给予不同剂量(1.2、2.3、4.6 g/kg)精制鱼油,通过检测孕鼠体质量、妊娠结局、胎仔内脏和骨骼以及胎仔的生长发育等指标,评价精制鱼油的致畸作用。检测精制鱼油在活化与非活化条件下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回变菌落数及菌落形态的影响;通过检测精制鱼油对正常ICR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畸变细胞率的影响,评价其致突变作用。结果: 在致畸试验中,精制鱼油对孕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4.6 g/kg;精制鱼油各剂量组(8~5 000 μg/皿)在代谢活化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Ames试验均为阴性;精制鱼油各剂量组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畸变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致突变作用。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精制鱼油未见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综述
体外肝脏/肝胆类器官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徐嘉琪, 孙震晓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497-501,50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12
摘要 ( 242 )   PDF (948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体外研究系统如细胞系、原代细胞、组织切片等在模拟体内环境方面存在局限。类器官技术利用干细胞在体外形成三维结构,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器官的复杂结构和微环境,为现代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平台。药物肝毒性研究在新药研发及药物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中非常重要,肝胆类器官能够更全面地模拟肝脏内多种细胞类型和微环境,为药物肝毒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尽管类器官技术面临扩增难度大、无法完全复制体内环境等挑战,但通过改进培养条件、结合生物材料和基因编辑技术等方法有望实现突破。本文对肝脏/肝胆类器官技术的发展,肝胆类器官的构建、培养方法、评价标准,以及将其应用在药物肝毒性评估中的研究实例等进行了综述。
α1-抗胰蛋白酶的功能及其与肺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何改花, 范珊红, 李文丽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502-50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13
摘要 ( 186 )   PDF (893KB) ( 1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α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主要由肝细胞分泌,具有抑制弹性蛋白酶、抗炎、抗凋亡和抗氧化应激等功能。肺损伤的常见原因,可由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因素诱发,病理机制为氧化应激和炎症引起的肺泡通透性升高,主要表现为肺水肿所致的肺换气功能障碍。最新研究发现α1-抗胰蛋白酶在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将从α1-抗胰蛋白酶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E2F转录因子4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杨莉, 苟巧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6):  506-509.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4.06.014
摘要 ( 216 )   PDF (1173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E2F转录因子4(E2F4)是一种转录抑制因子,可通过调控其靶基因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过去普遍认为E2F4是肿瘤抑制因子,但近年来研究表明,E2F4可促进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本文主要对E2F4的结构、功能和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探讨E2F4在肿瘤细胞生命活动中的意义,为肿瘤诊治和预后判断中靶点的选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