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冰玉, 郑凯, 徐新云, 谢红卫, 于军晖, 龙鼎新. PM2.5对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作用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69-473,497. |
[2] |
王海雪,冯斐斐,高留闯,巴 月,范清堂,段丽菊*.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对小鼠肺细胞DNA的损伤作用[J]. 癌变·畸变·突变, 2014, 26(5): 386-388. |
[3] |
刘 强,李克秋,杜利清,王 彦,徐 畅,樊赛军,李 光,Markus Hecker. 电子垃圾污染物对人类遗传毒性的初步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13, 25(6): 448-453. |
[4] |
段志凯,时爱丽,刘建功,王斌生,郭万龙, 张淑贤.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用于估算大剂量电离辐射的初步探索[J]. , 2011, 23(6): 442-445. |
[5] |
王 璐, 任 幸, 敖 琳, 庞学利, 张立实, 曹 佳, . X线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09, 21(4): 268-270. |
[6] |
张新旺/ 杨建一/ 李 莉/ 杜圣家. β_胡萝卜素对丝裂霉素C致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J].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4): 322-324. |
[7] |
宋瑞霞/ 阮鸿洁/ 景欣月/ 刘征涛, . 五氯酚钠的细胞遗传毒性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5): 355-357. |
[8] |
段 链/张宏伟. 维生素C对水中有机物致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抑制作用[J].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3): 246-250. |
[9] |
吴建军, 刘爱林, 邹亚玲, 周利红, 鲁文清. 两种人类肝细胞系评价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MX致 DNA损伤作用的敏感性[J].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33-035. |
[10] |
李正炎 卫东. 壬基酚对牡蛎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J]. 癌变·畸变·突变, 2006, 18(6): 469-471. |
[11] |
罗明志, 齐 浩, 陈文芳, 刘 淼, 郭 伟. 彗星实验检测紫外线诱导的K562细胞DNA损伤[J]. 癌变·畸变·突变, 2006, 18(5): 400-403. |
[12] |
张俏忻, 罗文鸿, 李 慧, 林哲绚. 阿魏酸等五种酚类物质对DNA氧化损伤的影响[J]. 癌变·畸变·突变, 2006, 18(1): 12-015. |
[13] |
杨建一, 彭 芸, 李 莉, 杜圣家, 单联 , 张新旺/王文娟. 用SCGE分析甲氨蝶呤对小鼠体内多个组织器官DNA损伤作用[J].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5): 298-301. |
[14] |
刘 慧, 袁 晶, 邹亚玲, 周利红, 李 芳, 鲁文清. 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对小鼠的遗传毒性与氧化损伤的关系[J].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2): 83-86. |
[15] |
宋 博/蔡志明/郑履康/邓丽霞.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断裂剂对精子DNA损伤[J].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1): 3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