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畸变·突变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双核细胞中核质桥和核芽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赵  骅,刘青杰*   

  1.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8 )
  • 收稿日期:2012-09-12 修回日期:2012-11-29 出版日期:2013-01-30 发布日期:2013-01-30
  • 通讯作者: 刘青杰
  • 作者简介:赵 骅 (1986- ),男,北京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辐射生物效应。E-mail:zhaohua1234668@sina.com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81172593,30870749)

  • Received:2012-09-12 Revised:2012-11-29 Online:2013-01-30 Published:2013-01-30
  • Contact: LIU Qing-jie,E-mail:qjliu@nirp.cn

摘要:

胞质分裂阻滞法 (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CBMN)主要用来分析双核细胞中的微核,研究发现该方法还可以分析其他指标,如核质桥和核芽等。目前核质桥 (nucleoplasmic bridge,NPB)及核芽 (nuclear bud,NBD) 分析是细胞组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NPB和NBD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有望成为新的辐射损伤生物标志物。本文将对NPB和NBD的定义、形态特征、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核质桥, 核芽, 电离辐射, 染色体损伤, 胞质分裂阻滞法, 毒理基因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