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1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3-04-30
论文
α粒子诱发细胞癌变的纺锤体检测点功能分析
隋建丽, 孙敬芬, 周平坤, 吴德昌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65-6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01
摘要 ( 2620 )   PDF (468KB) ( 26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和其α粒子诱发的癌变细胞系BERP35T1和BERP35T4的纺锤体检测点功能,探讨纺锤体检测机制变化在辐射致癌中的作用。 方法: 用噻氨酯哒唑药物破坏细胞的微管结构,导致纺锤体形成受阻,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有丝分裂细胞。 结果: 本实验观察的辐射诱发癌变细胞系中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对稳定,有的不稳定,其中表现为多倍体细胞比例增高。通过分析纺锤体检测点机制,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多倍体)比例高的癌变细胞BERP35T4(40 %)在噻氨酯哒唑药物作用后12~24 h,有丝分裂指数(MI)明显低于亲本BEP2D细胞和另一癌变细胞系BERP35T1,后二者细胞的多倍体率较低(5 %)。 结论: 纺锤体检测点机制异常与α粒子照射诱发恶性转化细胞BERP35T4的染色体不稳定性相关。
小剂量电离辐射引起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的不分离
李 华, 刘 雯, 李锦燕, 左 蠧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67-71.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02
摘要 ( 2967 )   PDF (555KB) ( 23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引起人外周血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不分离情况。 方法: 用人外周血中期染色体制备并计数,用χ 2检验作统计学分析,检测在0、0.1、0.25、0.5、1.0、2.0 Gy 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给予0.5 Gy γ-射线照射后及在接种前后给予不同次数0.5 Gy γ-射线照射后非整倍体率及超二倍体 / 非整倍体变化。 结果: 在0~2.0 Gy剂量范围内,非整倍体率随剂量增加从21.30 %增加到55.56 %,超二倍体 / 非整倍体从8.70 %增加到44.00 %;接种后照射比接种前照射非整倍体率及超二倍体 / 非整倍体高,且均比对照组高,在接种后不同时间照射的细胞无明显差别;在接种前照射,随照射次数增加到3次,非整倍体率从21.30 %增加到47.85 %,超二倍体 / 非整倍从8.70 %增加到24.49 %。 结论: 小剂量电离辐射对非整倍体特别是染色体不分离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次数效应,且接种后照射比接种前照射变化更明显。
乙酸镍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的恶性转化研究
陈传德, , 吴中亮, 陈家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72-74.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03
摘要 ( 2731 )   PDF (641KB) ( 23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乙酸镍(nickel acetate)对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的恶性转化模型,为下一步关于镍化合物致癌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相应的恶性转化细胞。 方法: 通过克隆形成率实验确定乙酸镍对16HBE细胞转化浓度后,对16HBE细胞进行分阶段多次染毒:每隔20 d染毒1次,每次染毒24 h。染毒12次后,通过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和裸鼠体内致瘤试验鉴定细胞恶性转化程度。 结果: 经乙酸镍多次处理16HBE细胞至75代时,细胞生长速度加快,排列紊乱,失去接触抑制,出现复层生长,并可在软琼脂上生长,且呈剂量反应关系,但在第75代之前的细胞则不能在软琼脂上生长。转化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病理组织学证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结论: 乙酸镍具有使16HBE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能力。
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对食管癌MVD、VEGF、P53表达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于东红, 承泽农, 贾继辉, 唐素兰, 王启之, 田 怡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75-7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04
摘要 ( 2468 )   PDF (744KB) ( 25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L型(Hp-L,即球形Hp)感染与食管癌MVD、VEGF、P53表达的相关性及Hp-L对食管癌生长、浸润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98例食管癌和30例对照组的Hp-L;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的MVD值和VEGF、 P53表达,分析Hp-L与MVD(微血管密度)、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P53表达以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 癌组的Hp-L阳性率、MVD值以及VEGF、P53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P<0.005~P<0.001);癌组中Hp-L阳性组的MVD值、VEGF和P53表达阳性率也高于其Hp-L阴性组(P<0.005~P<0.001);Hp-L阳性与MVD呈正相关(r=0.46, P<0.01),与VEGF和P53表达呈正相关(r=0.31, P<0.01)。癌组的Hp-L阳性数与癌细胞的血管侵袭、浸润深度、食管旁淋巴结转移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肿瘤大小无关。 结论: Hp-L与食管癌的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是影响食管癌生长、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罗洪清, 孟庆勇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79-8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05
摘要 ( 2357 )   PDF (441KB) ( 24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胸腺细胞自发掺入的影响。 方法: 采用3H-TdR掺入法。 结果: 10-8和10-7 mol / L的环磷酰胺促进健康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而≥10-3 mol / L的环磷酰胺抑制健康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10-3 mol / L的环磷酰胺促进健康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而≥10-2 mol / L的环磷酰胺,则抑制健康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 结论: 大剂量环磷酰胺抑制健康小鼠免疫功能,而小剂量环磷酰胺则提高健康小鼠免疫功能。
3,3’-二氯联苯胺经口诱发A系小鼠实验肿瘤的观察
李 健, 黄 超, 窦桂荣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81-8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06
摘要 ( 2108 )   PDF (424KB) ( 2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3,3’-二氯联苯胺(DCB)能否导致小鼠肿瘤发生率增高。 方法: A系小鼠经口喂饲不同剂量(64、 192、 576、 1 728 mg / kg)DCB 146 d,停药1个月后剖杀全部小鼠,重点检查肝、肺、肾的肿瘤发生情况,对肉眼可见的肿瘤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在A系小鼠肺脏和肝脏均有肿瘤发生,其中良性肿瘤包括肺腺瘤和肝胆管瘤,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肝胆管癌、肝细胞癌。最高剂量组的总肿瘤发生率和恶性肿瘤发生率分别为51.1 %和37.8 %,与对照组(17.6 %和0)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 P<0.05)。 结论: A系小鼠经口喂饲高剂量(136.2 mg / kg)DCB可致恶性肿瘤发生率增高。
阿克拉霉素对HeLa细胞染色体形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郑全辉, 阴梅云, 郑力芬, 韩 硕, 阎蕴力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84-87.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07
摘要 ( 1846 )   PDF (536KB) ( 24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阿克拉霉素对HeLa细胞染色体形成的影响机制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MTT方法测定阿克拉霉素对HeLa细胞的IC 50值。不同浓度阿克拉霉素作用于HeLa细胞24 h后,制备染色体,Giemsa染色,观察;应用吖啶橙和嗅乙啶双荧光染色及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分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含量变化。 结果: 阿克拉霉素对HeLa细胞的IC 50值为6.83 μg / ml。染色体分析表明,阿克拉霉素作用于HeLa细胞一定时间后,染色体不规则凝集,正常M期染色体形成受阻。细胞凋亡检测可见10 μg / ml药物组与0.1 μg / ml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Western-blot分析表明,10 μg / ml药物组caspase-3表达比0.1 μg / ml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 结论: 阿克拉霉素能够阻止HeLa细胞染色体形成与分离,导致细胞G 2 / M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caspase-3在HeLa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超声对老年人胃癌诊断意义与胃镜、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马建芳, 安一明, 薛建设, 王敦德, 陈晓宇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88-9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08
摘要 ( 2525 )   PDF (494KB) ( 2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临床提供更多老年人胃癌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方法: 用超声对123例老年人胃癌诊断与胃镜,手术和非老年人胃癌超声诊断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 老年人胃癌超声诊断符合率(96.7 %)与胃镜(98.4 %)、手术病理(100 %)及非老年人胃癌超声诊断(94.5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声组对胃癌胃腔外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诊断明显优于胃镜组。老年人胃癌超声定位,图像与非老年组无差异;两组胃癌超声定位与手术证实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超声对观察胃癌浸润深度、周围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诊断可靠,对肿瘤TNM分期可作出初步估价,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弥补胃镜检查不足。
浙江几种传统腌制食品的致突变性及抗突变研究
袁振华, 丁友昌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91-9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09
摘要 ( 2330 )   PDF (515KB) ( 24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浙江民间传统腌制食品(包括腌鱼、腌猪肉、火腿、冬腌菜、臭冬瓜、霉干菜)的致突变性,同时研究3种天然抗突变物(大蒜、松针和叶绿酸铜钠)对腌肉及霉干菜的抗突变作用,为肿瘤的化学预防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植物检测方法——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 结果: 经检测证实,腌鱼、腌肉及霉干菜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P<0.05);3种天然抗突变物可明显降低腌鱼、霉干菜的微核率(P<0.01)。 结论: 腌鱼、腌肉、霉干菜具有致突变性,大蒜、松针和叶绿素铜钠可用于抑制腌制食品的致突变性,以预防肿瘤。
莲须的遗传毒性研究
吴丽明, 邱光清, 陈丽娟, 张锦周, 庄志雄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94-9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10
摘要 ( 1919 )   PDF (489KB) ( 2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莲须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资料。 方法: 急性毒性:设21.50、10.00、4.64、2.15 g / kg 4剂量组灌胃。 Ames试验:设0.5、 5、 50、 500、 5 000 μg / 皿剂量,观察加或不加S 9混合物对TA 97、TA 98、TA 100、TA 102菌株的影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设10.0、5.0、2.5 g / kg 3剂量组,2次灌胃后,6 h制片,镜检。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设2.50、5.0、10.0 g / kg 3剂量,连续灌胃5 d,第35 d后制片、镜检。 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莲须属于无毒级物质。Ames试验:为阴性结果,未发现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和对小鼠精子有致突变作用。 结论: 莲须毒性较低,未发现有遗传毒性。
白眉蝮蛇蛇毒精氨酸酯酶致畸实验
韦传宝, , 陈 菲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97-10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11
摘要 ( 2947 )   PDF (582KB) ( 25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白眉蝮蛇(Agkistrodon halys ussuriensis)蛇毒精氨酸酯酶对大鼠的致畸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用大鼠进行致畸胎试验,将动物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精氨酸酯酶低剂量组(0.06 U / kg)、中剂量组(0.18 U / kg)、高剂量组(0.36 U / kg)和阳性对照组(Vit AD 滴液10 mg / kg)。精氨酸酯酶于受精第6 d连续静脉给药至15 d, 第20 d(分娩前1 d)断头处死动物并剖腹。通过3项指标确定精氨酸酯酶的致畸胎作用:一般综合指标,包括实验期间动物的体重、进食量、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妊娠指标,包括剖腹检查记录的着床总数、死胎数、活胎数、吸收胎仔数、胚胎体重、身长、尾长和性别比;致畸指标,包括对外形、器官和骨骼畸胎率的测定。 结果: 母鼠胚胎毒性症状出现在高剂量组(0.36 U / kg),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妊娠期间平均体重增长减慢和胎仔的体重减轻(P<0.05),但外形、内脏和骨骼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它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 结论: 纯精氨酸酯酶0.18 U / kg以下对孕鼠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高于0.18 U / kg则有一定的胚胎毒性。临床应用的剂量(0.012 U / kg)是安全的。
几种中草药及绿茶对B(a)P和NNK的抗诱变作用
张春玲, 胡俊峰, 曲江斌, 袁晓燕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101-10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12
摘要 ( 2930 )   PDF (434KB) ( 25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绿茶、茶多酚、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及犀黄丸等的水溶性提取物对苯并芘[B(a)P]和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的抗诱变作用。 方法: 采用沙门氏菌回变试验(Ames试验)。 结果: 除各受试物的最小剂量组外,其它浓度的绿茶、茶多酚、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及犀黄丸等均具有明显的抑制B(a)P和NNK诱发TA 98和TA 100回复突变的作用。经统计学处理,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受试的中草药和绿茶对B(a)P和NNK均有抗突变作用,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三氧化二砷(As2O3)对蚕豆根尖微核率和果蝇发生量的影响
钟晓芝, 钱晓薇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104-10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13
摘要 ( 2544 )   PDF (509KB) ( 24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As2O3对蚕豆胚根根尖微核率和果蝇发生量的影响作用。 方法: 以蚕豆根尖和果蝇为实验对象,均用不同浓度As2O3处理,采用蚕豆胚根根尖微核实验和果蝇培养实验。 结果: 不同浓度As2O3可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果蝇发生量明显上升。 结论: 三氧化二砷(As2O3)对蚕豆根尖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对果蝇发生量有促进作用。
甜茶致突变作用的研究
梁 坚, 赵 鹏, 李 彬, 杨俊峰, 刘荣珍, 黄超培, 何 励, 李裕生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107-10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14
摘要 ( 2193 )   PDF (370KB) ( 24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与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对甜茶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 结果: 甜茶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无诱发微核作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未见导致精子畸形和畸形率增高;Ames试验在加与不加S 9的条件下均无致突变性。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甜茶无致突变作用。
赛参调脂胶囊的急性和遗传毒性研究
刘 敏, 马长安, 秦光和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109-11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15
摘要 ( 2166 )   PDF (298KB) ( 23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确保赛参调脂胶囊的食用安全,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 方法: 小鼠和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计数、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结果: 受试物对两种性别小鼠和大鼠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LD 50均大于10 g / kg;Ames试验在加与不加S 9混合液,各剂量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阴性;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各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间畸形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受试物未见遗传毒性。
美他多辛对大鼠的雄性生殖毒性
祝慧娟, 郑一凡, 朱心强, 邹 艳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111-11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16
摘要 ( 3312 )   PDF (569KB) ( 23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美他多辛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 方法: 雄性SD大鼠每天经口给美他多辛0、500、1 000、2 000 mg / kg,连续2周。分别于末次给药后24 h和停药3周后各处死一半动物,检查睾丸和附睾等雄激素依赖组织的重量,计算脏 / 体比,并观察精子数量、活动度、存活率及精子形态。 结果: 500 mg / kg组无论给药后24 h还是停药3周后观察,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末次给药后24 h观察, 除了1 000和2 000 mg / kg组包皮腺的脏 / 体比与对照组有轻度但有显著意义地降低(P<0.05)外,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停药3周后观察,1 000 mg / kg组提肛肌 / 前列腺比、附睾 / 体重比降低,精子畸形率增高;而2 000 mg / kg组睾丸、附睾、包皮腺的脏 / 体比和提肛肌 / 前列腺比均下降,精子数量减少,存活率降低,活动度下降。 结论: 雄性大鼠经口摄入美他多辛1 000 mg / kg以上,连续2周,对生殖系统有明显的毒性,且停药后能继续发展。
口服胸腺因子D对老龄雌性小鼠MDA、SOD和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
陈少华, 刘小朋, 陈紫榕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114-11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17
摘要 ( 2614 )   PDF (366KB) ( 24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胸腺因子D(TFD)对老龄雌性小鼠脂质过氧化产物MDA、SOD和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 方法: 7月龄和1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各16只,分别随机分成2组。TFD按 0.625 mg / kg对各组小鼠每日灌胃一次,连续9 d,于第10 d采用眼眶放血法采血,分离血清进行MDA和SOD测定。于采血同时对小鼠进行骨髓涂片,计算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结果: 实验表明TFD对SOD的影响不大,对老龄小鼠MDA则有降低作用,差异显著(P<0.01)。TFD可显著降低老龄小鼠的微核率(P<0.05)。 结论: TFD对老龄引起的自由基增加和遗传损伤有拮抗作用,提示TFD有延缓衰老的功能。
甲基磺酸甲酯诱发WTK1细胞t k位点突变试验方法的建立
张建清, 张立实, 王瑞淑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116-119.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18
摘要 ( 2414 )   PDF (569KB) ( 24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WTK1细胞t k基因突变试验方法,为毒理学评价和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用标准诱变剂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WTK1细胞,检测t k位点突变率和细胞p5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 结果: MMS可诱导WTK1细胞t k位点突变率增加,MMS的处理剂量达到10 mg•L-1时,t k位点突变率为985.2 / 10 6个细胞,并有剂量反应关系。诱发突变率约是自发突变率3~10倍。 在t k位点诱发了两种不同表型的突变集落,即正常生长突变体(t k-NG mutant)和慢生长突变体(t k-SG mutant),但以慢生长突变体为主。 MMS处理后,WTK1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 结论: MMS可以诱发WTK1细胞t k位点的突变率增加,MMS处理细胞后,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说明WTK1细胞的P53蛋白的功能尚未丧失。该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t k基因突变试验,评价环境化学物的诱变性奠定了基础。
睾丸染色体制片方法几点改进与体会
谭 军, 杨泗溥, 单玉秀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120-12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19
摘要 ( 1410 )   PDF (405KB) ( 25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新途径的研究
张清健 谢庆东 综述, 黄天华 审校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121-12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20
摘要 ( 1578 )   PDF (622KB) ( 26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垂直传播是指患者的生殖细胞受病毒感染,在受精时由精子或卵细胞作为载体,将病毒基因带到胚胎进而使子代患病的一种新的、尚待证实的传播方式。近年来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垂直传播研究取得的进展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氟喹诺酮类抗菌素的光遗传毒性
张 婷 综述, 屠曾宏 审校
癌变·畸变·突变. 2003, 15(2):  124-12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3.02.021
摘要 ( 1470 )   PDF (684KB) ( 24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氟喹诺酮类抗菌素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抗菌活性确定,副作用和耐药性较小,特别是第3代和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素对G+菌、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对其主要不良反应——光毒性的产生机制研究甚少。由于光毒性与光敏性皮肤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而值得警惕和重视。本文将对氟喹诺酮类抗菌素的光遗传毒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说明对遗传物质的损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