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畸变·突变 ›› 2009, Vol. 21 ›› Issue (1): 70-073.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09.01.018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微囊藻毒素诱发癌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 萍1,钟儒刚1,崔海信2(综述),曾 毅1(审校)   

  1. 1.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 100124;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 收稿日期:2008-06-05 修回日期:2008-10-06 出版日期:2009-01-30 发布日期:2009-01-30

  • Received:2008-06-05 Revised:2008-10-06 Online:2009-01-30 Published:2009-01-30

摘要: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藻类水华暴发时出现频率最高,毒性作用最强的藻毒素之一。除急性毒性作用以外,大量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长期、低剂量摄入MCs最大的健康危害是提高癌症的发生率,尤其是肝癌的发生。对于MCs诱发癌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已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本文分别从MCs引起的信号网络、细胞周期调控、氧化胁迫、基因表达、免疫系统监控等内在的变化,以及MCs与环境中其他致癌物质的协同作用等外界因素方面,对MCs诱发癌症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饮用水, 肿瘤, 肝癌,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