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9-30
论著
TGF-β1对UVB辐射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miRNA和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李玉文, 李辰, 封江彬, 范莉, 刘建香, 刘青杰, 田梅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41-34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01
摘要 ( 575 )   PDF (1668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TGF-β1对UVB诱导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miRNA及炎症反应蛋白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TGF-β1与紫外辐射诱导的细胞损伤、炎症反应、肿瘤发生等的关系。方法:将10 ng/μL的TGF-β1加入HaCaT细胞培养基中,作用48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0、10、20、30 mJ/cm2 UVB照射后6 h,以及30 mJ/cm2 UVB照射不同时间(4、12和24 h)后HaCaT细胞内miRNA-23a和let-7c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0 mJ/cm2 UVB照射不同时间(0、2、4、8、12、24和48 h)后HaCaT细胞中COX-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TGF-β1预先处理可诱导HaCaT细胞在UVB照射后,细胞中miR-23a的表达增加,let-7c的表达受到抑制;TGF-β1预先作用细胞后,COX-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 < 0.05),活化的caspase-3亚基自照射后12 h开始随时间延长而减少。结论:TGF-β可以调节紫外线照射后HaCaT细胞miRNAs的表达水平,诱导COX-2的表达增加,在细胞增殖和浸润、炎症反应及细胞抗凋亡中发挥作用。
沉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自噬的影响
马阳, 吴娟, 纪晓坤, 王蕊, 杜芸, 王珩, 郭晓, 张艳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47-351,35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02
摘要 ( 411 )   PDF (1627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降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方法:A549细胞中加入EGF处理,分为4组,即未处理组和10、25、50 ng/mL EGF处理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R的蛋白表达;采用转染siRNA降低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EGFR的表达,将A549细胞分为4组,即未处理组、EGFR siRNA-1组、EGFR siRNA-2组和EGFR siRNA-3组,分别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来评价3个siRNA的沉默效果;将A549细胞分为转染EGFR siRNA组、转染空载体组、转染试剂组(只加入等量转染试剂)及未处理组,且4组均加入等量的50 ng/mL EGF,用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蛋白表达,观察沉默EGFR表达对自噬活性变化;A549细胞分为转染EGFR siRNA组和转染空载体组,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小体。结果:转染siRNA后A549细胞EGF蛋白的表达降低,LC3Ⅰ向LC3Ⅱ的转化水平升高(P < 0.05),细胞内出现较多自噬小体,自噬活性明显增加。结论:降低EGFR的表达可以提高肺腺癌A549细胞自噬活性。
HHV-6A感染对神经胶质瘤细胞LncRNA MEG3表达及增殖凋亡侵袭转化的影响
万昕, 胡月, 章菊, 陈云, 金佩佩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52-35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03
摘要 ( 479 )   PDF (2275KB)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选取胶质瘤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观察人类疱疹病毒6A亚型(HHV-6A)感染对神经胶质瘤细胞LncRNA MEG3表达及其增殖、凋亡、侵袭、转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和正常神经胶质细胞,以及37例胶质瘤组织、4例癌旁组织、18例正常脑组织中LncRNA MEG3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HHV-6A感染后神经胶质瘤细胞吸光度D(4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观察细胞划痕愈合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指标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胶质瘤组织或细胞中,LncRNA MEG3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织或细胞低(P < 0.05),而HHV-6A感染后的正常神经胶质细胞或胶质瘤细胞中LncRNA MEG3的表达也呈降低趋势(P < 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为(6.05±0.40)%,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8.23±0.75)%,HHV-6A感染组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HHV-6A感染后细胞划痕愈合度[(72.33±6.90)%]大于对照组细胞划痕愈合度[(43.67±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感染后细胞中Snail及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降低(P < 0.05)。结论:HHV-6A感染可下调神经胶质细胞及胶质瘤细胞中LncRNA MEG3的表达,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并抑制其凋亡。
深圳市龙岗区饮用水中常规指标的健康风险评价
王荀, 李斌, 刘俩燕, 杨敏, 邹宇量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59-36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04
摘要 ( 557 )   PDF (931KB)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估深圳市龙岗区饮用水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饮用水中砷(As)、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镉(Cd)、六价铬(Cr6+)、铁(Fe)、锰(Mn)、铜(Cu)、锌(Zn)、铅(Pb)、硒(Se)、汞(Hg)、氨氮、氟化物、硝酸盐氮共15种常规指标进行检测,按照美国国家环保署(US EPA)推荐的方法,建立水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常规指标经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饮用水中致癌物按健康风险大小排列为Cr6+ > As > Cd > 三氯甲烷 > 四氯化碳;非致癌物质按健康风险大小排列为氟化物 > 硝酸盐氮 > Hg > Cu > Pb > Se > Zn > 氨氮 > Mn > Fe。深圳市龙岗区饮用水个人健康危害总风险度为4.113×10-5,范围3.906×10-5~9.457×10-5结论:深圳市龙岗区饮用水中常规指标经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接近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5×10-5),小于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1×10-4)。
miR-95与胃癌细胞洛铂敏感性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
温转, 檀碧波, 李勇, 赵群, 范立侨, 王冬, 尔丽绵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63-367,37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05
摘要 ( 487 )   PDF (1260KB) ( 1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miR-95与胃癌细胞洛铂敏感性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组织中miR-95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洛铂对胃癌组织细胞的体外抑制率。采用miR-95抑制物(anti-miR-95)和miR-95模拟物(miR-95 mimics)分别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对洛铂敏感性的变化;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耐药相关基因MDR1、GST-π、LRP、Survivin、xIAP、Bad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qPCR检测结果显示,30例胃癌组织miR-95的相对表达水平(0.106±0.02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046±0.025)(P < 0.05)。以miR-95表达均值为界将胃癌组织分为miR-95高表达组17例,低表达组13例。洛铂对miR-95表达水平高的胃癌细胞的抑制率低于miR-95低水平者(P < 0.05)。anti-miR-95转染后,SGC7901细胞对洛铂的敏感性明显增高(P < 0.01),耐药相关基因MDR1、Survivin、xIA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而Ba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 < 0.05)。miR-95 mimics转染后,洛铂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加(P < 0.01),耐药相关基因MDR1、Survivin、xIA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而Ba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结论:miR-95通过调节一些耐药基因的表达影响胃癌组织和细胞对洛铂的敏感性。
伴病理性乳头溢液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整合素β1的表达及意义
孙全武, 杜小平, 郝杰, 时荣, 刘波, 黄海云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68-37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06
摘要 ( 556 )   PDF (1636KB) ( 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整合素β1在伴病理性乳头溢液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对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以乳头溢液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以乳房肿块或体检发现异常而就诊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β1与Her-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的差异,并分析整合素β1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伴病理性乳头溢液组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为14.29%(16/112),低于对照组的25%(28/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P=0.044)。生存分析发现,对照组总生存期明显低于伴病理性乳头溢液组(HR=1.773,P=0.012);病理性乳头溢液组中整合素β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者(HR=2.573,P=0.023);伴病理性乳头溢液组整合素β1的表达与Her-2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81,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检验发现,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与整合素β1高表达是影响伴病理性乳头溢液组患者总生存期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整合素β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且与乳腺癌的不良病理特点呈正相关。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STR基因座变异分析
刘奇, 张海霞, 董婷婷, 党珍, 侯秀迪, 赵帅, 韩亚文, 王业全, 崔文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73-378,384.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07
摘要 ( 545 )   PDF (1517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变异规律以及显微切割技术在肿瘤组织鉴定中的应用,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个体识别及亲缘关系鉴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3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组织经激光显微切割获取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采用Chelex-100法提取DNA,分别采用Goldeneye® DNA 22NC、Goldeneye® DNA 27YB和Goldeneye® DNA 17X试剂盒进行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STR基因座PCR扩增,ABI 3500遗传分析仪检测进行STR分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肿瘤间质细胞与对应癌旁组织的STR分型一致。43例癌组织的肿瘤细胞有9例STR基因座发生了变异,在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联合检测的37个STR基因座共检出11次变异(常染色体变异7次,X染色体变异4次),其中等位基因增加3次,部分杂合性丢失6次,出现新等位基因2次,并且同一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细胞可同时发生多种变异。Y染色体STR基因座没有检出变异。结合实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STR基因座的变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性别无明显相关关系,与患者的年龄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甲状腺恶性肿瘤组织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STR基因座存在变异,而且变异更可能发生在年龄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在司法鉴定中进行STR分型时应谨慎判型。显微切割技术可准确分离间质细胞,是解决此类恶性肿瘤组织检材涉及的案件进行身源鉴定的有效手段。
维生素E琥珀酸酯通过酸性神经磷脂酶-神经酰胺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张旭光, 杜瑞琥, 陈彦平, 赵艳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79-384.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08
摘要 ( 425 )   PDF (1923KB) ( 2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通过酸性神经磷脂酶(ASmase)-神经酰胺(Cer)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对死亡受体信号通路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ASMase抑制剂地昔帕明(DES)组(12.5 μmol/L)、VES处理组(20 μg/mL)以及VES+DES组(12.5 μmol/L的DES预处理细胞2 h后加入20 μg/mL的VES)。在不同时间点用ELISA法测定ASMase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Cer表达情况;处理24 h时用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死亡受体信号通路蛋白Fas、死亡受体5(DR5)、caspase-8、caspase-9和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VES处理细胞后ASMase活性在1.5 h时开始增加,同时Cer开始在细胞膜上的聚集增加,两者的表达水平分别在3、6 h时达到高峰,24 h的细胞凋亡率为(41.00±1.00)%;抑制ASMase活性显著降低了VES处理组细胞的凋亡率,Fas、DR5、c-caspase-8、c-caspase-9、c-PARP蛋白表达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P均 < 0.01)。结论:ASMase/Cer可能是VES通过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胃癌细胞发生凋亡的上游因子。
新疆黑种草子总黄酮体外抗宫颈癌活性研究
盛磊, 武贵臻, 热娜古丽·热依木, 艾尼娃尔·艾克木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85-39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09
摘要 ( 492 )   PDF (3302KB) ( 2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检测新疆民族药材黑种草子总黄酮的体外抗宫颈癌活性,并初步探讨新疆黑种草子总黄酮成分的体外抗肿瘤机制。方法:以宫颈癌细胞株SiHa和HeLa为实验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处理组(2.5、5、10、15、20、25、50 μg/mL),使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黑种草子总黄酮体外对宫颈癌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最终确定有效药物浓度范围及半数抑制率(IC50),通过划痕实验检测其对宫颈癌细胞株的抗迁移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对照组和处理组宫颈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黑种草子总黄酮处理组SiHa和HeLa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抑制,并呈浓度依赖性,黑种草子总黄酮对SiHa细胞株的IC50为16.935 μg/mL,对HeLa细胞株的IC50为18.366 μg/mL。处理前后划痕宽度比较发现,SiHa细胞株空白对照组的肿瘤细胞相对迁移距离为(223.333±13.868)px,处理组的相对迁移距离为(56.333±10.970)px;HeLa细胞株空白对照组的肿瘤细胞相对迁移距离为(360.667±15.308)px,处理组的相对迁移距离为(13.000±3.606)px。黑种草子总黄酮处理可诱导SiHa和HeLa细胞发生凋亡,SiHa细胞株10、15、25 μg/mL组凋亡率分别为(8.5±0.5)%、(35.9±1.3)%、(85.7±1.6)%;HeLa细胞株10、15、25 μg/mL组凋亡率分别为(5.3±0.4)%、(11.4±0.8)%、(85.9±1.9)%,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新疆黑种草子总黄酮在体外具有抗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药理活性,同时能够诱导宫颈癌细胞株发生凋亡。
XRCC3基因多态性与西北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关联性研究
王兰, 张永东, 郭红云, 王涛, 王海涛, 郭欢, 杨碎胜, 李晓琴, 苏海翔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92-396,40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10
摘要 ( 467 )   PDF (1361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对中国西北地区妇女乳腺癌与健康人群XRCC3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研究,找出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西北地区的517例乳腺癌患者和1 008例健康人群外周血,提取DNA后采用高通量芯片检测方法,测定XRCC3基因rs861534、rs861537、rs3212092和rs861530共4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XRCC3 rs861534位点的AG/AA基因型,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OR=0.36;P=0.013,OR=0.08),同时,GG+AG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XRCC3 rs861530位点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AA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相关临床病理学指标分析显示rs861537位点的GG/AG基因型在ER+与ER-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OR=1.50)。rs3212092位点的CC+CT基因型在Her-2-与Her-2+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OR=2.06)。结论:在中国西北地区妇女人群中XRCC3基因rs861534和rs861530两个位点的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相关性。在XRCC3 rs861537位点,GG/AG基因型ER+携带者可能具有较高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风险;在rs3212092位点,携带CT和TT基因型的Her-2+表达患者具有明显的乳腺癌转移复发风险。
检测研究
利用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微核试验评价三七提取液的遗传毒性
唐娇, 杨颖, 李庆, 赵敏, 杨杏芬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397-40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11
摘要 ( 410 )   PDF (1085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传统中药三七提取液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体外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检测三七提取液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的两种条件下对中国仓鼠肺细胞微核率的影响,三七提取液的制备采用乙醇反复浸提法。根据中性红摄取法细胞毒性测定试验的结果,微核试验设3个三七染毒浓度组(0.625、1.250、2.500 mg/mL)、阳性对照组(+S9条件下为20 μg/mL环磷酰胺,-S9条件下为1 μg/mL丝裂霉素C)和阴性对照组(MEM培养基)。结果:三七提取液2.500 mg/mL浓度组,中性红摄取法细胞毒性测定试验中,吸光度值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5),细胞存活率为80.3%;三七提取液0.625、1.250、2.500 mg/mL浓度组CHL细胞的微核率,在+S9条件下分别为17‰、16‰、16‰,在-S9条件下分别为17‰、15‰、16‰。与阴性对照组(+S9 16‰、-S9 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体外微核试验结果表明,三七提取液不具有遗传毒性。
3种市售蚊香液对植物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
李莹, 陈霞明, 李函融, 罗特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401-405,41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12
摘要 ( 442 )   PDF (1515KB) ( 7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电热蚊香液使用广泛,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植物的遗传损伤效应。方法:以蚕豆、大蒜和洋葱为实验材料,采用植物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测定在不同浓度(25%、50%和75%)的3种品牌(BBN、JJ和YB)蚊香液处理下,植物根尖细胞的微核率。结果:随着3种蚊香液浓度的增加,植物根尖细胞微核率也随之增加。75%的BBN、JJ和YB蚊香液分别作用于蚕豆根尖细胞时,细胞微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75%的JJ和YB蚊香液分别作用于大蒜根尖细胞时,微核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50%和75%的3种蚊香液作用于洋葱根尖细胞时,微核率高于对照组(P < 0.05);75%的JJ和YB蚊香液处理组洋葱根尖的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蚕豆(P < 0.05);3种品牌蚊香液对植物根尖细胞遗传损伤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蚊香液达到一定浓度时均对蚕豆、大蒜和洋葱根尖细胞造成遗传损伤,高浓度蚊香液对洋葱的遗传损伤显著高于蚕豆,不同品牌蚊香液对植物产生的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
综述
遗传毒性基因突变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亚楠, 文海若, 王雪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406-41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13
摘要 ( 501 )   PDF (1439KB) ( 4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因突变是癌症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遗传毒性评价重要的检测终点之一。随着新型药物的涌现以及对药物评价试验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试验体系也历经了一系列优化。然而,不同的致突变新检测方法对不同检测品种的适用性及其优势和局限不尽相同。本文根据201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就临床前安全性评价领域常用的致突变性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科研及安全评价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胶质母细胞瘤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余明辰, 吴楠, 孙冬琳, 金焰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412-41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14
摘要 ( 281 )   PDF (1072KB) ( 9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恶性程度最高的颅内肿瘤,其高度恶性生物学行为严重制约着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即便最积极的联合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有15个月。因此,进一步完善胶质母细胞瘤的特异性标志物,对患者的诊断、预后和个体化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胶质母细胞瘤中存在的主要临床相关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异常进行阐述。
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剂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徐苗, 张天一, 田菲菲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5):  417-42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5.015
摘要 ( 346 )   PDF (1474KB) ( 3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一种免疫抑制性共刺激分子,其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结合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并导致T细胞凋亡。多种肿瘤细胞通过大量表达PD-L1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与攻击。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剂作为免疫疗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正在被进行广泛的研究,与现有疗法相比,以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较少不良反应,但也存在不检查生物标志物直接进行无差别治疗时响应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就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剂与宫颈癌治疗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