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1-30
论著
性别和年龄对60Co γ射线照射离体人外周血辐射敏感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李爽, 陆雪, 封江彬, 田梅, 蔡恬静, 刘青杰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21-427.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01
摘要 ( 371 )   PDF (2398KB) ( 3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性别和年龄因素对电离辐射诱导的离体人外周血中辐射敏感基因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集30例健康人离体外周血,以剂量率为1 Gy/min的60Co γ射线进行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5、1、2、3、4、6和8 Gy (以0 Gy为阴性对照组),照射后培养12 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方法检测18个辐射敏感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分析性别和年龄因素对这些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剂量γ射线照射组人外周血18个辐射敏感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R2=0.63~0.97,P < 0.05)。在相同照射剂量,MDM2、XPC、FDXR、DDB2、ASTN2和TNFSF4 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女性外周血中BAX、TNFRSF10B、ASTN2、TNFSF4、POLH和GADD45A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男性,在0.5~8 Gy照射剂量范围内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或P < 0.01)。MDM2、FDXR、DDB2和RPS27L 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组间(20~29岁、30~39岁、40~49岁和50~60岁)存在差异(P < 0.05或P < 0.01)。结论:离体人外周血中辐射敏感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存在个体间差异,且与受照者性别和年龄相关。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对BSA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研究
张石蕾, 由淑萍, 赵军, 刘涛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28-43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02
摘要 ( 501 )   PDF (2524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与未脂质化的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原料药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测量其粒径、药物含量及包封率。将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随机分组后给予相应受试物,比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空白脂质体组、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原料药组、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组各组大鼠的血清肝功能指标(AST、ALT)、肝脏纤维化指标(LN、H A、PC III、IV-C),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ollagen Ⅰ蛋白表达。结果: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组大鼠血清AST、ALT、LN、HA、PC III、IV-C等指标总体较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原料药组及空白脂质体组大鼠下降(P < 0.01),肉苁蓉总苷脂质体组、肉苁蓉总苷原料药组大鼠肝组织中胶原纤维明显减少,其中肉苁蓉总苷脂质体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恢复良好,趋向正常。与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原料药相比,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可使大鼠肝脏组织Collagen Ⅰ、Collagen III mRNA表达下降(P < 0.01),α-sma、Collagen Ⅰ蛋白表达下降(P < 0.05)。结论: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对模型大鼠的肝脏保护优于未脂质体化的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原料药及空白脂质体,其机制可能与减少α-sma、Collagen Ⅰ合成有关。
甲基化芯片检测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
田雪蕾, 封江彬, 田梅, 刘青杰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34-439.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03
摘要 ( 549 )   PDF (1636KB) ( 1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正常人细胞基因组中电离辐射后甲基化水平发生变化的基因,为在其中寻找新型辐射损伤标志物奠定研究基础。方法:60Co γ射线照射人外周血全血,照射剂量为0、0.5和2.0 Gy。利用Illumina 450K芯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筛选甲基化水平差异的基因,利用GO功能富集分析基因的分子功能和参与的生物学途径。结果:0.5和2.0 Gy γ射线照射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上调的基因有1 311个,显著下调的基因286个。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按富集度大小排列,差异基因在生物途径水平上排在首位的是“细胞过程”(富集度=5.86),在细胞定位水平上排在首位的是“细胞”(富集度=7.48),在分子功能水平上排在首位的是“结合”(富集度=5.27)。进一步细分后得到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与转录调控及转录因子活性相关的功能上,与以往的研究结果认为DNA甲基化参与转录调控和基因表达相一致;甲基化水平差异基因还显著富集在核苷连接(GO:0001882)上,并在其中寻找到与DNA修复相关的基因RAD50RAD54LINIP,以及与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相关的基因HIST1H4KSMC1B结论: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甲基化水平受电离辐射影响,可进一步研究将这些与DNA修复、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相关的基因甲基化水平作为辐射损伤标志物的可行性。
B7-H1基因rs4143815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马晓骉, 张麒, 潘定国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40-443,44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04
摘要 ( 566 )   PDF (1247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B7-H1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靶点,位于其3'-非翻译区的rs4143815位点C/G多态性可影响其与miR-570的结合,进而影响B7-H1的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B7-H1基因rs4143815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1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3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外周静脉血,并收集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65例,直接测序法检测B7-H1基因rs4143815多态性,运用卡方检验分析B7-H1基因rs4143815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定量PCR检测B7-H1 mRNA表达。结果:结直肠癌和对照组中均检测到B7-H1基因rs4143815多态性的3种基因型,即CC、CG和GG基因型。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检测到B7-H1 mRNA的表达。与CC基因型相比,GG和CG/GG基因型显著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GG与CC相比:OR调整=1.99,95% CI (1.19,3.34),P=0.008;CG/GG与CC相比:OR调整=1.58,95% CI (1.06,2.36) P=0.02]。与C等位基因相比,G等位基因显著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OR调整=1.48,95% CI (1.14,1.93),P=0.004]。B7-H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2),并且B7-H1基因rs4143815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B7-H1 mRNA水平明显高于CC基因型携带者(P=0.03)。结论:B7-H1基因rs4143815位点GG基因型可能通过增加B7-H1 mRNA表达,进而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本草香对主流烟气暴露大鼠心血管系统蛋白组学的影响研究
刘梦雅, 苏加坤, 王若琪, 徐达, 秦秀军, 李建国, 安全, 蔡继宝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44-44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05
摘要 ( 493 )   PDF (2850KB) ( 5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添加本草香成分香烟与普通香烟暴露后大鼠心脏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及其涉及的生物学通路。方法:将24只SD大鼠分为2组:普通香烟烟气暴露组和含本草香成分香烟(金圣4)烟气暴露组,经过3个月主流烟气暴露后取心脏组织,采用串联质谱标记(TMT)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对两组大鼠心脏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金圣4香烟组大鼠和普通香烟烟气暴露组大鼠心脏组织差异表达1.2倍以上的蛋白43个,差异表达蛋白GO分析结果发现,这些蛋白涉及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及生物学过程3个分类;对金圣4香烟组大鼠心脏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涉及6个生物学通路。结论:本研究寻找到本草香成分香烟与普通香烟暴露后大鼠心脏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及差异蛋白所涉及的生物学通路,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本草香的生物学功效提供帮助和研究线索。
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LINC00472的表达及其意义
谢广云, 郭浩然, 王全凯, 马顺鹏, 宋佳阳, 乌瀚宝栎尔, 许建宁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49-45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06
摘要 ( 463 )   PDF (1343KB) ( 4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恶性转化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72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以DMSO作为溶剂对照组,实验组采用8 μg/mL的GMA染毒处理72 h,重复染毒3次,传代培养,收获两组细胞的第10、20和30代(分别代表前、中、后期)16HBE细胞,采用Arraystar人类LncRNA芯片(v4.0)分析细胞中LINC00472的表达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LINC00472和预测靶基因miR-24-3p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同代龄DMSO对照组相比,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LINC00472在转化第10代和第20代分别下调2.30倍和3.57倍,第30代上调2.32倍。q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同代龄对照组相比,LINC00472在早期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中期和后期的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其可能的靶基因miR-24-3p在不同时期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差异倍数均 < 2。结论:LINC00472在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的前期表达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而在细胞恶性转化的中期低表达、后期高表达,推测LINC00472可能在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后期发挥作用,但LINC00472和miR-24-3p在此过程中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纳米氧化石墨烯诱导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氧化与甲基化的实验研究
彭长凤, 谢杏, 柯跃斌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54-458,46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07
摘要 ( 406 )   PDF (1840KB)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分析体外培养的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在纳米氧化石墨烯(NGO)染毒后细胞DNA中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和5-甲基胞嘧啶(5-mC)比例的变化规律,探讨DNA氧化与DNA甲基化的关联性。方法:分别以1.25、2.5、5、10 μg/mL的NGO溶液染毒16HBE细胞24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化学检测技术分析细胞DNA中8-OHdG比例,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检测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在2.5、5、10 μg/mL的NGO溶液染毒后,细胞DNA中8-OHdG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以10 μg/mL浓度时为最高。NGO可引起16HBE细胞甲基化程度降低,与对照组细胞相比,2.5、5和10 μg/mL NGO组分别降低37.1%、49.7%和46.3%,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DNA氧化水平与DNA甲基化水平间呈负相关(r=-0.69,P < 0.01)。结论:本研究提示,在体外NGO可导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DNA氧化水平升高,DNA甲基化水平降低,我们推测细胞DNA氧化程度可能影响DNA甲基化过程。
亚硒酸钠与白藜芦醇联用对肺癌细胞抗氧化和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
万鹰昕, 张平, 李楠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59-46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08
摘要 ( 540 )   PDF (1424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与白藜芦醇联用对肺癌细胞抗氧化和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肺癌细胞存活和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肺癌A549细胞,分别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亚硒酸钠组、白藜芦醇组、亚硒酸钠和白藜芦醇联用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和ROS水平,用酶标仪检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P-Rb)表达水平。结果:与单独处理组相比,亚硒酸钠与白藜芦醇联用可降低肺癌A549细胞的存活率,促进其凋亡,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与单独处理组相比,联用组能显著降低GSH表达水平(P < 0.05)和显著增加MDA (P < 0.05)和ROS表达水平(P < 0.05),联用组可以显著降低周期蛋白(P-Rb蛋白)的表达水平(P < 0.05)。结论:亚硒酸钠和白藜芦醇的联用对肺癌细胞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氧化损伤及降低P-Rb蛋白表达有关。
纳米氧化铈颗粒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王春燕, 佟鹏, 李辰, 邵帅, 曲功霖, 苟巧, 王成芳, 齐雪松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64-46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09
摘要 ( 427 )   PDF (2118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铈颗粒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A549/DDP)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确定γ射线半数抑制剂量和纳米氧化铈的使用浓度,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γ射线和纳米氧化铈处理后的细胞存活情况。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γ射线照射组,纳米氧化铈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0.000 5、0.05和5 μmol/L的纳米氧化铈处理后,再进行照射),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和胞内pH值检测。结果:通过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确定γ射线诱导A549/DDP细胞半数抑制剂量为25 Gy。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发现,与照射组相比,纳米氧化铈低浓度组细胞的SF2降低、a/b比值和增敏比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纳米氧化铈低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增加(t=5.42,P < 0.05);纳米氧化铈低、中、高浓度组的S期阻滞明显(t=3.14、4.08、6.81,P < 0.05);纳米氧化铈低、高浓度组的胞内pH值升高(t=2.86、4.93,P < 0.05)。结论:低浓度纳米氧化铈对于体外培养的A549/DDP细胞具有一定的辐射增敏作用。
PM2.5对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作用研究
王冰玉, 郑凯, 徐新云, 谢红卫, 于军晖, 龙鼎新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69-473,497.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10
摘要 ( 443 )   PDF (2199KB)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染毒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 DNA损伤的作用。方法:分别用8、20、50 μg/mL的PM2.5水溶液染毒HBE细胞24 h后,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SCGE)检测DNA损伤情况。10和50 μg/L的PM2.5水溶液染毒HBE细胞,以未染毒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10 μmol/L的Cr6+水溶液为阳性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DNA损伤修复基因hOGG1hMTH1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hOGG1、hMTH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8、20和50 μg/mL PM2.5水溶液染毒组HBE细胞的尾部DNA含量、尾长、尾距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5或P < 0.01)。q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BE细胞hOGG1 mRNA表达水平在10和50 μg/mL PM2.5水溶液染毒以及阳性对照Cr6+水溶液染毒后分别升高75.0%、132.0%、214.0%;hMTH1 mRNA分别升高61.0%、144.0%、75.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BE细胞hOGG1蛋白表达水平在10和50 μg/mL PM2.5水溶液染毒以及Cr6+水溶液染毒后分别升高47.6%、64.0%、47.0%;hMTH1蛋白分别升高20.5%、49.8%、20.9%。结论:PM2.5水溶液染毒对HBE细胞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并引起HBE细胞DNA损伤修复基因hOGG1hMTH1表达水平升高。
香烟烟雾与慢性应激联合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王倩, 黄云飞, 雷磊, 苏德奇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74-478,48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11
摘要 ( 353 )   PDF (1599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香烟烟雾与慢性应激联合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SD大鼠,每组1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香烟烟雾组、慢性应激组、联合干预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处理;香烟烟雾组大鼠采用呼吸道静式染毒,每天1次,每次10支香烟,每次1 h,连续12周;慢性应激组从5种慢性应激方案中每日随机给予1种慢性应激,每种慢性应激方式不连续应用,进行12周;联合干预组每日进行慢性应激处理的同时吸烟10支,持续12周。在染毒第2、4、8、10、12周时,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逃避潜伏期,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染毒12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剥取大脑,观察大鼠体质量、脑质量、脑脏器系数、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血清中Cort浓度、ACH、CHAT含量及ACHE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应激组大鼠Cort浓度显著增加(P < 0.05),提示慢性应激组大鼠处于紧张状态;与慢性应激组比较,第2周联合干预组逃避潜伏期潜伏期减少,呈拮抗作用(P < 0.05);与对照组比较,香烟烟雾、慢性应激单独及联合干预组大鼠第10周逃避潜伏期增加(P < 0.05);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香烟烟雾组大鼠神经元轻度核固缩,脑膜血管中度充血及轻度出血,胶质细胞增生,慢性应激组大鼠神经元可见轻度核固缩及淤血,联合干预组变化最明显,联合干预组大鼠神经元中度核固缩,脑膜轻度淤血及水肿,神经元周围空泡形成。与对照组比较,二者单独及联合暴露组大鼠ACH含量下降(P < 0.05),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组大鼠CHAT含量下降、ACHE活力升高(P < 0.05)。结论:香烟烟雾和慢性应激联合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香烟烟雾和慢性应激单独及联合暴露均会导致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二者单独及联合暴露主要通过造成ACH合成受损,导致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联合暴露对ACH、CHAT含量及ACHE活力未产生交互作用;其联合作用具体机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检测研究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的遗传毒性评价
王全凯, 谢广云, 马顺鹏, 郭浩然, 乌瀚宝栎尔, 宋佳阳, 许建宁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79-48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12
摘要 ( 479 )   PDF (1091KB) ( 4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发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肺细胞(V79)微核发生变化情况,对其遗传毒性进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2.25、4.5、9.0、18.0、36.0 μg/mL)的GMA染毒V79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和DMSO溶剂对照组,其中染毒3 h处理组分别在加和不加体外活化系统(S9)条件下进行,染毒24 h处理组在不加S9条件下进行。分别计算细胞复制指数和微核细胞率。结果:GMA的浓度在2.25~36.0 μg/mL范围内,无S9的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和DMSO溶剂对照组相比,GMA染毒3和24 h组的V79细胞复制指数均无明显变化,但微核细胞率明显升高,并呈浓度-效应关系;在有S9的条件下染毒3 h,各剂量组的GMA诱发微核细胞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25~36.0 μg/mL浓度范围,GMA可致V79细胞的微核率升高,表明GMA可诱发遗传物质损伤,具有遗传毒性。
深圳和太原PM2.5样品致突变作用研究
郑凯, 王冰玉, 徐新云, 耿红, 黄海燕, 刘威, 龙鼎新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83-487.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13
摘要 ( 400 )   PDF (973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深圳和太原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方法:应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通过平板渗入法同时对广东深圳和山西太原两地的PM2.5样品进行标准Ames试验。实验设4个PM2.5剂量组(分别为每皿40、100、200和400 μg)、1个阴性对照组和1个阳性对照组,每种细菌均设立加S9和不加S9两种试验组。结果:深圳PM2.5样品的Ames试验结果显示,TA97、TA100和TA102在PM2.5样品处理后菌落回变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加S9与不加S9的菌落回变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太原样品的Ames试验结果显示,TA97、TA98和TA100在PM2.5样品处理后菌落回变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加S9与不加S9的菌落回变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但深圳和太原PM2.5样品对TA1535未见阳性结果,结论:深圳和太原PM2.5样品均能够引起TA97、TA98、TA100的Ames试验的自发回变数阳性结果,表明深圳和太原PM2.5样品均具有致基因突变作用。
综述
旁斑蛋白组成成分1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徐贤荣, 杨军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88-49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14
摘要 ( 745 )   PDF (1313KB) ( 4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旁斑蛋白组成成分1(PSPC1/PSP1)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核蛋白,被认为是旁斑蛋白的结构性标志物。近年来,多项研究对PSPC1的精细结构、发挥作用的生物活性形式和潜在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PSPC1参与细胞核内RNA滞留、DNA甲基化修饰和细胞周期调控,还可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肥胖、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PSPC1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Pig-a基因突变试验研究进展
陈高峰, 王亚楠, 王丹, 毛志慧, 黄芝瑛, 文海若, 王雪
癌变·畸变·突变. 2019, 31(6):  492-497.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9.06.015
摘要 ( 428 )   PDF (923KB) ( 3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ig-a基因突变试验是利用流式细胞术或有限稀释克隆法检测细胞表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链蛋白的缺失情况,并以Pig-a基因突变率的变化来评价受试物的遗传毒性。该试验能够跨物种跨组织检测体内多种类型的突变作用,并能有效整合至其他体内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实现多终点联合检测,在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体内遗传毒性试验的新选择,从而弥补现有遗传毒性试验组合的不足。本文对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