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8-05-30
论著
口腔白斑发生相关的肿瘤标志性基因筛选研究
刘玮玮 陈显久 牛 勃 程牛亮 郝 梅 解 军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169-174.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01
摘要 ( 3194 )   PDF (1811KB) ( 28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筛查与口腔白斑发生相关的阳性表达基因,为探究口腔白斑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 材料与方法: 采用肿瘤基因芯片(OHS-802)检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和口腔白斑组织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差异,进一步使用RT-PCR法对部分阳性基因进行验证,寻找与口腔白斑恶变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基因芯片实验采用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X线胶片曝光,并用GEArray表达分析配套软件进行完整的芯片数据分析。RT-PCR电泳结果采用凝胶成像系统对部分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然后将其与芯片分析的数据结果进行相似性分析。 结果: 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和白斑组织间CTNNB1、GDF15、FKBP8、NF1四个基因的RT-PCR结果,在表达水平上和SupperArray芯片检测方法获得结果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pperArray芯片检测结果提示:口腔白斑发生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特别是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和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关系密切。结论: 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口腔白斑的发生机制和标志性基因探针的筛查奠定了研究基础。
先天性腭裂形成中胚胎腭器官的电镜观察
董红梅 邓末宏 王 典 宋 卉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175-177.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02
摘要 ( 2434 )   PDF (2192KB) ( 28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建立先天性腭裂模型观察其形成过程中胚胎腭突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 材料与方法: 于NIH雌性小鼠受孕第12.5 d(GD12.5)通过腹腔注射磷酸地塞米松(50 mg/kg)诱发NIH小鼠胚胎先天性腭裂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相同条件下饲养。实验组和对照组母鼠分别于GD13.5、GD14.5、GD15.5脱颈处死,剖腹取出胎鼠,切取胎鼠头部制作光镜和电镜样本,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胚胎腭发育及先天性腭裂形成过程中腭突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 随着胚胎发育,对照组腭突双侧裂隙逐渐变小,上皮基底膜破坏,腭突中嵴上皮细胞(MEE)细胞核染色质呈块状并边集,并可见上皮细胞内出现分泌物质,胚腭间充质细胞(EPM)细胞之间基质丰富,胚胎GD15.5腭突完全融合;实验组腭突生长缓慢,体积较同期对照组小,随着腭突的发育,腭突表层MEE细胞仍然连接紧密,基底膜完整,上皮细胞多层化,细胞表面出现纤毛,EPM细胞之间基质较少,在GD15.5形成裂隙。 结论: 地塞米松作用后胚胎腭突细胞的正常发育分化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腭裂形成。
AY245441基因在小鼠腭突发育和腭裂形成中的动态表达
朱江波 万旭英 朱玉平 朱勇飞 马玺里 张天宝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178-18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03
摘要 ( 3173 )   PDF (7458KB) ( 27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观察AY245441基因在正常腭组织和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的小鼠腭裂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AY245441基因的表达在腭突正常发育和腭裂发生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利用Real-time PCR和原位杂交方法动态检测正常腭组织和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的腭裂组织中AY245441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表明,AY245441基因在GD11~16正常腭突和腭裂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腭中GD11,GD13和GD14时AY245441表达丰度最高,与其它胚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腭裂组中AY245441的表达丰度明显低于正常腭 (P<0.05),而在腭裂组织中各胚龄AY245441的表达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AY245441基因在GD13正常腭板前部的上皮细胞,GD14腭板前部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中均有表达 ;在GD14正常腭板后部上皮细胞中有少许表达,但间充质细胞中无表达。在GD13腭裂前部上皮细胞中表达量明显下降,在GD14腭裂前部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中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几乎未检出阳性信号;在GD14腭裂后部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中均无表达。 结论: AY245441基因在小鼠腭突组织的生长发育中行使重要功能,与腭裂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SC)在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肖 汀 林冬梅 李 敏 张 莹 易胜中 程书钧 高燕宁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182-184.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04
摘要 ( 3916 )   PDF (8662KB) ( 29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讨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olymeric immunoglobulin receptor/secretory component,pIgR/S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采用大样本石蜡包埋组织(包含344例肺鳞癌、93例肺腺癌、47例小细胞肺癌以及30例同组患者的正常肺组织)构建的组织微阵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分析pIgR/SC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间的关系。 结果: pIgR/SC蛋白在肿瘤组织(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54.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肺癌组织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表达的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鳞癌66.3%>腺癌34.4%>小细胞肺癌4.3%。而pIgR/SC蛋白表达水平在肺癌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分级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pIgR/SC蛋白的异常表达反应了肺癌细胞组织学来源的差异,其过表达可能出现在肺癌(尤其是鳞癌)发生发展的早期阶段。
人精子携带的HBs和HBc基因在早期胚胎细胞中的蛋白表达
张秋菊 黄天华 谢庆东 谭小方 刘戈飞 陈德宇 周小玲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185-18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05
摘要 ( 3867 )   PDF (9934KB) ( 27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讨由人精子带入受精卵中的HBs和HBc基因能否在早期胚胎细胞中进行蛋白表达。 材料与方法: 人精子经重组质粒pIRES2-EGFP-HBV转染后,与金黄地鼠去透明带卵母细胞离体受精,选择带绿色荧光的2-细胞胚,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Bs和HBc基因在胚胎细胞中的蛋白表达,用ELISA方法分别对HBsAg和HBcAg进行半定量和定性分析。 结果: 在带绿色荧光的2-细胞胚中免疫荧光检测可见清楚的HBsAg和HBcAg阳性信号;ELISA结果表明,单个2-细胞胚内HBsAg的量小于0.064 ng/ml,对HBcAg的检测得到阳性结果。 结论: 人精子携带到卵内的HBV基因可在早期胚胎细胞中表达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存活素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钱婀娜 徐正顺 王仰坤 蒙念龙 原旭涛 乔 亮 杨海霞 张 洛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189-19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06
摘要 ( 3183 )   PDF (8989KB) ( 27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组织中存活素(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的关系,以及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可能的作用途径。 材料与方法: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1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2例甲状腺滤泡状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细胞增殖核抗原增殖指数(PCNA-LI, PI)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甲状腺癌组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甲和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甲状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且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AI和PI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2和-0.80,P均<0.01);分别比较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AI及PI,两组间AI和PI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Survivin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关系密切,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紫杉醇对p53缺失型肺癌细胞株H1299的生长抑制作用
芮 萌 刘长庭 段蕴铀 于晓  侯春梅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193-197.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07
摘要 ( 3764 )   PDF (13486KB) ( 28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评价紫杉醇对p53缺失型肺癌细胞株H1299的生长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 分别以体外药物敏感试验(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紫杉醇不同作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处理H1299细胞后,其生长抑制情况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变化,并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 结果: 紫杉醇对H1299细胞毒性呈时间依赖性(P<0.05);在紫杉醇1 nmol/L以上各浓度组,随着紫杉醇浓度的增加,H1299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H1299细胞的生长被阻滞于 G2/M期,在0.1~1 000 nmol/L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P<0.05),其细胞凋亡比例在0.1~10 nmol/L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在时间依赖性试验中,10 nmol/L作用时,G2/M期的阻滞于12 h达高峰;1 000 nmol/L作用时于24 h达高峰,延长1 000 nmol/L作用时间,H1299出现异常多倍体现象;凋亡发生呈时间依赖性,但高浓度诱导的凋亡较低浓度出现的时间晚。紫杉醇诱导的凋亡和G2/M期阻滞无相关性(P>0.05)。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凋亡与细胞死亡共存现象。 结论: 紫杉醇可以同时诱导H1299细胞凋亡和死亡,对其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细胞增殖和凋亡在先天性肺囊肿形成中的作用
周玲玲 王宗敏,  王利群 周伶俐 汤宏峰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198-20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08
摘要 ( 3601 )   PDF (5084KB) ( 26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观察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在先天性肺囊肿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先天性肺囊肿发病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选用儿童正常肺组织5例及先天性肺囊肿病变周围相对正常肺组织5例作为对照,先天性肺囊肿30例为病例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Bcl-2和Bax的表达。 结果: 先天性肺囊肿囊壁Ki-67和Bax的表达明显强于2个对照组(P均<0.05);Bcl-2的表达明显弱于2个对照组(P<0.01);Bax/Bcl-2的比值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P均<0.01);先天性肺囊肿中,Bax和Bcl-2的表达在无纤毛上皮细胞中明显低于纤毛上皮细胞(P<0.01);Bax/Bcl-2的比值在无纤毛上皮细胞中明显高于纤毛上皮细胞(P<0.01)。 结论: 先天性肺囊肿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提示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失调在先天性肺囊肿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呋喃唑酮对Hep G2肝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高 杰 靳 溪 陈 倩 王智琴 陈开跑 邹家杰 汤树生 肖希龙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01-204.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09
摘要 ( 3255 )   PDF (2627KB) ( 28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讨呋喃唑酮(furazolidoze, FZD)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 G2)的毒性机制。 材料与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FZD(0.00、0.78、1.56 、3.12 、6.25、12.50、25.00、50.00 μg/ml)作用Hep G2细胞24 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FZ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RT_PCR半定量检测S期关卡相关基因的变化。 结果: 随着FZD浓度的增加,Hep G2 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当浓度超过6.25 μg/ml 时,细胞存活率下降显著(P<0.05);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各染毒浓度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细胞周期动力学显示FZD在0~3.12 μg/ml范围内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G1期细胞比例下降;RT_PCR结果显示FZD作用后p21呈高表达,cyclinE、cyclinA和Cdk2表达量则不同程度下调。 结论: FZD对体外培养的Hep G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且诱导S期阻滞,其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S期损伤关卡实现的。
富硒大蒜对犬连续口服给药12周的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林 飞 梁 怿 吕 廉 陈 珍 高凤鸣 杨文婕 韩文海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08-21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10
摘要 ( 3375 )   PDF (197KB) ( 28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富硒大蒜连续给药后对犬的毒性反应。 材料与方法: 采用Beagle犬24只,随机分为给予富硒大蒜不同剂量的3个给药组 (3.00 g/kg、1.50 g/kg和0.75 g/kg)和1个对照组(不服用富硒大蒜),连续口服给药12周,停药后观察2周,实验期间进行一般症状观察,检查血象、生化、心电图、尿液等,动物处死后计算脏器系数和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给药期高剂量组的犬间断性出现呕吐,且摄食量减少,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白蛋白降低,胸腺和脾脏的系数值有一定升高。除中剂量组给药期总胆红素升高外(P<0.01),其余各剂量组各期间的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犬给药期和停药恢复期未见其它的毒性反应。 结论: 富硒大蒜在相当于临床人拟用量30倍下,仅出现轻度消化道刺激症状和血清总胆红素数值的升高。犬用药的无明显毒性反应剂量为0.75 g/kg。
60Co辐照肿瘤细胞对未照射细胞的旁观者效应及Trolox的干预作用
余思逊 海春旭 梁 欣 张晓迪 李 媛 柏 桦 张 伟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12-21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11
摘要 ( 2890 )   PDF (222KB) ( 28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用经60Co-γ射线照射过的骨肉瘤U2OS细胞和未经照射的骨肉瘤U2OS细胞混合培养,在出现未受到照射肿瘤细胞的旁观者效应基础上,观察抗氧化剂Trolox的干预作用。 材料与方法: 骨肉瘤U2OS细胞分为对照组、照射组、效应组、干预组和Trolox阴性对照组,每组做5个平行样。照射组:U2OS细胞用3 Gy剂量的60Co照射后继续培养;效应组:将照射过的细胞换液、继续培养1 h后用胰酶消化分离并收获细胞,然后将照射与未照射细胞按1∶1的数量比混合培养;干预组:与效应组细胞的其它处理相同,仅在培养基中加入Trolox(终浓度10 μg/ml)进行干预;Trolox阴性对照组:在未放射细胞的培养基中加人相同剂量Trolox。在上述各组培养的不同时段收集细胞,分别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活性,计数法计算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和微核率,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各组存活细胞的百分率、化学荧光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基中的MDA含量。 结果: 效应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存活率下降(P<0.05),细胞的活性降低(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下降(P<0.05),细胞微核率和含量均明显的升高(P<0.05),培养基中的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经过Trolox干涉后, 干预组细胞上述各项指标较效应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 结论: Trolox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具有缓解60Co-γ射线照射所致旁观者效应的作用。
杠柳苷对BT_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p16、p27表达关系的研究
张引娟 鹿 刚 张丽杰 单保恩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16-219.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12
摘要 ( 2758 )   PDF (3502KB) ( 27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观察杠柳苷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T_549体外增殖抑制的作用,检测p16和p27的表达,探讨杠柳苷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杠柳苷(2.5、5.0、10.0 μg/ml)干预BT_549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干预24、48、72 h后,分别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周期分布。半定量RT_PCR、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p16、p2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杠柳苷各实验组BT_549细胞增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促进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实验组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细胞的p16、p27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 结论: 杠柳苷具有抑制BT_549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16和p27表达水平的增高有关。
枸杞多糖对慢性心理应激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李宏辉 刘秀芳 杨惠芳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20-22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13
摘要 ( 3261 )   PDF (5825KB) ( 30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对应激大鼠生殖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保护机制。 材料与方法: 实验大鼠依体重和旷场实验评分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应激组,枸杞多糖高(20 mg/kg)、低剂量组(10 mg/kg)及枸杞多糖高剂量+应激组和低剂量+应激组。采用束缚制动+噪音的方法建立应激动物模型,用枸杞多糖进行干预,观察生殖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和睾丸组织形态的改变。 结果: 应激组大鼠体重的增重较对照组降低,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率降低,畸形率升高,血清睾酮含量降低(P均<0.01)。与应激组相比,枸杞多糖可使应激大鼠体重升高,精子数量增多,精子活率升高,畸形率降低,血清睾酮含量上升(P<0.05或P<0.01),能降低慢性心理应激引起的生精细胞损伤,促进睾丸生殖细胞正常发育。 结论: 枸杞多糖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的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多氯联苯对大鼠肝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史智勇 董菊子 马 慧 杨银书 赵红斌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24-22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14
摘要 ( 2638 )   PDF (2983KB) ( 29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讨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对大鼠肝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选用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3个不同PCB浓度的实验组(分别饲喂含PCB 10-8 mol/L、10-7 mol/L、10-6 mol/L饲料),共4组。各组按上述不同的饲料连续饲喂3个月后建立慢性PCB毒性动物模型,运用光镜、免疫组化及肝生化检测技术研究PCB对大鼠肝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结果: PCB对大鼠肝组织结构的损伤与PCB呈剂量依赖性,PCB高剂量组(10-6 mol/L)肝结构受损严重;PCB能诱导肝细胞c-fos表达, 10-7 mol/L、10-6 mol/L组肝细胞c-fos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PCB能促进肝细胞bcl-2的表达,对照组bcl-2为弱阳性表达,10-7 mol/L、10-6 mol/L组肝细胞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CB能致肝组织生化功能改变,使血中 URIC、TBLL、DBLL、AST、ALT、TP3、LDH增加,其中PCB 10-7 mol/L、10-6 mol/L剂量组上述肝脏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CB对大鼠肝脏结构及功能产生明显的损伤作用。
检测研究
草甘膦对小鼠的致突变作用研究
康菊芳 曾 明,  关 岚 郭晋敏 陈 鹏 钟才高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27-23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15
摘要 ( 2558 )   PDF (208KB) ( 27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草甘膦对小鼠的致突变作用。 材料与方法: 采用骨髓微核试验:以不同剂量(2 320、1 160、580 mg/kg)的草甘膦分2次经口灌胃染毒小鼠,每次间隔24 h,于末次染毒后6 h处死小鼠,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雄性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设1 160、580、290 mg/kg的3个草甘膦剂量组,经口灌胃连续染毒5 d,于首次染毒后第1、4周分2批处死动物,常规观察精子畸形率、精子数和睾丸、附睾重量及其脏器系数的变化。两种实验同时设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和阳性对照组(CP 40 mg/kg) 结果: 2 320 mg/kg剂量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染毒剂量与骨髓微核率呈现剂量依赖关系(r=0.588, P<0.01)。草甘膦染毒后1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580 mg/kg、1 160 mg/kg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增加而精子数减少(P<0.05,P<0.01),1 160 mg/kg剂量组的附睾重量及附睾系数明显下降(P<0.05);草甘膦染毒后4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1 160 mg/kg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增高,精子数减少(P<0.05),睾丸和附睾重量减轻。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草甘膦对小鼠具有生殖毒性并具有一定的致突变作用。
乌头碱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毒性研究
潘 黎 张建军 卢 豪 陈红钰 王 冲 严光焰 李宏霞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31-234.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16
摘要 ( 3133 )   PDF (1234KB) ( 29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乌头碱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的毒性作用。 材料与方法: 采用性成熟雄性SD大鼠,分离大鼠睾丸间质细胞,通过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进行细胞纯化,采用3β-羟类固醇脱氢酶染色进行细胞鉴定。实验分设不同浓度的乌头碱给药组(5×10、5×102、5×103、5×104 ng/ml)和溶剂对照组(DMSO),用MTT检测乌头碱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用丙二醛(MDA)试剂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乌头碱对间质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以及采用睾酮放免试剂盒检测乌头碱对间质细胞睾酮分泌功能的影响。 结果: 乌头碱作用于大鼠睾丸间质细胞24 h和48 h时,各剂量组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与溶剂对照组(DMSO)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乌头碱各剂量组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MDA含量和SOD活力无明显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乌头碱各剂量组对hCG诱导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无明显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5×10、5×102、5×103、5×104 ng/ml的乌头碱对大鼠Leydig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
技术与方法
抗兔辅酶Ⅱ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杜牡丹 宋旭红 刘戈飞 梁 斌 张巧霞 李 蕊 谢健平 甘雪琼 黄东阳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35-23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17
摘要 ( 3326 )   PDF (2045KB) ( 28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制备抗兔辅酶Ⅱ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NADP(H)-dependent retinol dehydrogenase/reductase,NRDR]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 材料与方法: 以基因工程重组兔NRDR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建立稳定分泌兔NRDR mAb的细胞株。以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鉴定Ig亚类、细胞培养上清及腹水效价,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Ab的特异性。 结果: 获得3株可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NR1、NR2和NR5)。其抗体亚类均为IgG1,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依次为 1∶20、1∶40 和1∶20,腹水效价分别为1∶106、1∶107和1∶10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R1、NR2和NR5抗体均能有效识别兔肝组织中的NRDR及重组表达的兔NRDR。 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稳定分泌兔NRDR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为NRDR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弱精子症的非整倍体
马明福 李练兵 吕 静 李新生 陈晓星 赵乐天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39-24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18
摘要 ( 2919 )   PDF (3344KB) ( 27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以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评价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非整倍体。 材料与方法: 应用X、Y、18号染色体探针对 6 例弱精子症患者和3例健康男性进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试验,检测精子的非整倍体。 结果: 计数30 305个精子,杂交率99.98%。缺体类型主要为XX18、YY18、XY18、X1818、Y1818。实验组缺体率分别为0.133%±0.095%、 0.135%±0.231%、 0.438%±0.415%、 0.507%±0.973%及0.432%±0.705%,对照组缺体率分别为0.011%±0.020%、0.006%±0.010%、0.051%±0.075%、0.023%±0.040%及0.034%±0.034%。实验组的非整倍体率为2.02%,对照组为0.2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于准确检测人精子非整倍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述
hOGG1简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胡富勇 蒋友胜(综述) 柯跃斌(审校)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42-244.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19
摘要 ( 3087 )   PDF (151KB) ( 30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类8_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OGG1)为单碱基切除修复酶,特异性识别切除8_羟基脱氧鸟嘌呤,修复DNA的氧化损伤。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从hOGG1基因到酶的连贯性研究,以及利用流行病学等方法深入认识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将更有助于揭示衰老、凋亡和肿瘤的发生机制。
几种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前景
米金霞(综述) 汤家铭 张 婷(审校)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45-24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20
摘要 ( 2476 )   PDF (90KB) ( 3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中草药开发与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结合,发现越来越多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抗肿瘤的功效,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以及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酶等,为研发新药提供了新的领域。天然抗肿瘤药物必将在肿瘤治疗新药的研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综述大豆异黄酮、白藜芦醇、薏苡仁酯等几种新的具有开发前景的天然抗肿瘤药物。
HBV基因经生殖细胞垂直传播与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谭小方(综述) 黄天华(审校)
癌变·畸变·突变. 2008, 20(3):  247-25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8.03.021
摘要 ( 3130 )   PDF (146KB) ( 33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乙肝病毒(HBV)基因可能通过生殖细胞垂直传播并在早期胚胎中复制与表达。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是胚胎发育的关键, HBV感染可导致宿主细胞表观基因组修饰异常,诱发染色体不稳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并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本文中对近年HBV基因的垂直传播及其与DNA甲基化的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