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07-30
论著
精子携带的乙肝病毒基因在金黄地鼠胚胎中的复制与表达
黄天华, 谢庆东, 陈霓彤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193-197.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01
摘要 ( 2730 )   PDF (826KB) ( 28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探索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通过精子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 将金黄地鼠精子与pBR322-HBV DNA重组质粒进行共培养后,与金黄地鼠正常卵母细胞受精,取2-细胞胚分别制片和提取RNA,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研究精子携带的HBV基因在胚胎细胞中的复制与表达。 结果: ① FISH:用全长HBV DNA探针与128个2-细胞胚进行FISH,其中3个胚胎FISH结果阳性,每个胚胎的2个间期核上均有HBV DNA杂交信号;②RT-PCR:在检测样本中可见特异的HBx DNA阳性条带,阴性对照1(模板为灭菌水)和阴性对照2(未加反转录酶)均为阴性;③免疫荧光检测:2-细胞胚经血清封闭后,分成两组。一组作检测样本,另一组用PBS代替一抗(小鼠抗人HBsAg)作为阴性对照,检测样本中可见阳性免疫荧光信号,阴性对照未见信号。 结论: 以精子为载体,携带到卵内的HBV基因能够在胚胎细胞中复制和表达,提示HBV能够通过男性生殖细胞由父亲垂直传递给子代。
赛替派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不同形态集落来源细胞的研究
张创业, 袁素波, 吴纯启, 瞿文生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198-20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02
摘要 ( 2974 )   PDF (685KB) ( 30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赛替派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strain 2B,BEAS-2B)过程中两种不同形态集落来源的细胞株的细胞构成和成瘤性的变化情况。 材料与方法: 赛替派转化BEAS-2B细胞过程中产生两种形态学上差异明显的集落,对其分离培养,细胞建株,分别命名为BEAS-S(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strain S)和BEAS-C(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strain C)细胞,连续传代,同时通过特异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了解细胞构成的改变,结合细胞凝集性和锚着独立性的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 BEAS-C细胞随着传代,基底细胞标志物质蛋白34βE12表达增强,同时其细胞凝集性和成瘤性也增强;而BEAS-2B和BEAS-S细胞的细胞构成及成瘤性在传代过程中改变不明显。 结论: 基底细胞可能是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干细胞,同时两种细胞集落形态的差异性也为人源细胞转化的形态学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丙烯酰胺诱导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的研究
袁 健, 刘胜学, 曹 佳, 熊 燕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02-20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03
摘要 ( 2210 )   PDF (664KB) ( 26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AA)对小鼠淋巴瘤L5178Y3.2.7c-tk+/-细胞tk基因突变频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使用丙烯酰胺对L5178Y细胞进行梯度染毒,分别进行细胞毒性,细胞接种效率,相对悬浮生长率和突变频率的测定。结果: 随着AA剂量的增加,L5178Y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和悬浮生长率均明显降低。在150~750 μg/ml范围内诱导L5178Y细胞tk基因的突变频率高于自发突变频率1~9倍,表明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结论: AA对L5178Y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并可以诱导tk基因的突变。
姜黄素对DMBA诱发的地鼠口腔癌预防作用
刘泽钦, 崔文明, 王 伟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06-21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04
摘要 ( 2843 )   PDF (731KB) ( 26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选用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DMBA)诱发金黄色地鼠口腔癌模型,进行了姜黄素对口腔癌的预防作用研究,并探讨其防癌机制。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阳性对照组(局部涂0.5 % DMBA,每周三次,共14周)、二个姜黄素组(在涂DMBA2周前开始分别涂5 μmol/L和10 μmol/L姜黄素至14周实验结束)和阴性对照组(仅涂石蜡油)。 结果: 10 μmol/L姜黄素处理显著降低了口腔肿瘤发病率和癌发病率, 5 μmol/L对肉眼肿瘤数目和体积、异常增生及癌数目的抑制分别降低了33.8 %、 36.3 %、37.6 %和29.0 %。10 μmol/L分别降低了46.0 %、 63.7 %、44.7 %和37.0 %。此外,姜黄素处理均抑制了单纯增生和异常增生组织的微核形成和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和癌组织的Brdu增殖指数。 结论: 姜黄素对DMBA诱发的地鼠口腔癌有预防作用,其机制与保护DNA损伤、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HSP70基因在人胃癌、食道癌及宫颈癌中高表达和癌变关系的研究
陈兰英, 赵 桢, 王晓涛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11-21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05
摘要 ( 3088 )   PDF (396KB) ( 3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对人的胃癌、食道癌及宫颈癌的癌组织中HSP70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为了解细胞癌变机制和对癌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由医院手术室提供癌组织( 胃癌、食道癌、宫颈癌)样本,分离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分别按异硫氰酸胍法提取RNA,并进行1 % 琼脂糖电泳,再将RNA从凝胶中转移到(Northern blot)滤膜中,之后采用人的HSP70基因探针P17与人的胃癌、食道癌及宫颈癌的癌组织中提取的RNA进行Northern杂交。 结果: 从胃癌、食道癌、宫颈癌样本分离的癌组织均出现了比相应正常组织较强的杂交信号。 结论: HSP70基因癌组织中高表达,表明该基因在组织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为了解细胞癌变机制和对癌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
人参皂甙Rg3诱导乳腺癌细胞系MCF-7凋亡的实验研究
陈俊霞, 夏 俊, 刘基巍, 崔秀云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13-21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06
摘要 ( 2768 )   PDF (701KB) ( 36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人参皂甙Rg3[20(R)- Ginsenoside Rg3]是从红参中提取的微量中药单体。近年研究表明人参皂甙Rg3尚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抗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等作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有多种转移相关的蛋白因子参与,并涉及多种转移途径和分子机制。人参皂甙Rg3抗肿瘤机制的研究为目前中药抗肿瘤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Rg3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材料与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增殖活力;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状带。结果: Rg3与MCF-7细胞生长抑制率之间有浓度依赖关系,相关系数(r)=0.953, Rg3处理细胞48 h的IC50为71.91 μg/m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经Rg3 作用后,MCF-7细胞出现染色质凝集、核片段化、凋亡小体等凋亡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Rg3能诱导细胞凋亡及调节细胞周期,用150 μg/ml的Rg3处理细胞48h后,S 期和G2-M期的细胞比率增加, G0-G1的细胞比率下降。细胞凋亡率从对照组的(0.45±0.25) %上升到(34.86±4.6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服150 μg/ml的Rg3处理细胞24 h 和48 h后,能够使细胞产生明显的梯形电泳图谱(DNA ladder)。 结论: Rg3可通过诱导MCF-7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刺五加在小鼠实验性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作用
张敬一, 许顺江, 杨惠敏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17-219.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07
摘要 ( 2053 )   PDF (534KB) ( 27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讨刺五加对小鼠Lewis肺癌侵袭转移干预作用的效果。 材料与方法: Lewis肺癌C57/BL雌性小鼠分成刺五加+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组、刺五加组和肿瘤组,通过检测各组小鼠的瘤重和抑瘤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浆、瘤和肺组织中I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Ⅰ,PAI-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le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活性观察刺五加对Lewis肺癌的干预作用。 结果: 刺五加较肿瘤组瘤重、血浆和瘤,肺组织PAI-1、uPA活性明显降低。 结论: 刺五加有抑制肿瘤生长、减少瘤、肺组织和血浆中uPA、PAI-1活性,对实验性小鼠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显示出了一定的干预作用。刺五加适于被开发为常规抗癌辅助药物。刺五加+环磷酰胺组的效果比单独一组药的效果更好。
中药方剂1号对胃癌细胞体外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尹丽慧, 章圣辉, 郎 玮, 叶 人, 吴建波, 蔡慎初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20-22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08
摘要 ( 2792 )   PDF (718KB) ( 26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1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 (3-[4,5-dimethylthiazol-2-y1]-2,5 dipheny1 tetrazolium bromide,MTT)还原法检测中药方剂1号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分布。 结果: 中药方剂1号生药能抑制SGC-7901的增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同一剂量下,72h内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中药方剂1号作用48 h后,SGC-7901细胞的G0/G1期和S期的细胞减少,G2+M期的细胞增多。 结论: 中药方剂1号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有关。
流式细胞术测定COX-2,iNOS基因蛋白在食管癌上的表达及其与Bcl-2,PCNA的相关性
杜 芸, 王小玲, 王永军, 吴国祥, 杨会钗, 左连富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24-22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09
摘要 ( 3113 )   PDF (505KB) ( 28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Ⅱ型一氧化氮合酶(TypeⅡnitric oxide synthase,NOS2)基因蛋白在食管鳞癌上的表达及与食管癌的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探讨其与PCNA、Bcl-2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6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上增殖细胞核抗原、iNOS、PCNA及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用荧光指数FI表示)。 结果: COX-2,iNOS在低分化型(Ⅲ级)鳞癌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分化型(Ⅰ、Ⅱ级)鳞癌(其P值分别为0.000 1,0.038 5);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该两种基因蛋白的表达强弱均与淋巴结转移无关。COX-2与PCNA、Bcl-2呈明显正相关,而iNOS与PCNA、Bcl-2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COX-2,iNOS的表达强弱与食管癌的分化密切相关 ,二者在促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上可能有互相协同作用;COX-2可能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刺激Bcl-2蛋白表达抑制凋亡。
IGF-I和hCG对大鼠Leydig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陈 粤, LIN T, NAGPAL ML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27-23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10
摘要 ( 2678 )   PDF (733KB) ( 27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GF-I)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对成年大鼠Leydig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s, GLUTs)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Leydig细胞中睾酮的合成与葡萄糖代谢关系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采用改良的Klinefelter方法从成年大鼠睾丸中分离获得Leydig细胞,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检测 IGF-I和hCG对Leydig细胞中GLUTs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结果: 分离得到纯度为98 % 的Leydig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hCG可显著增加Leydig细胞中GLUT8基因mRNA的表达, 并且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与时效性。100 ng/ml IGF-I可显著增加Leydig细胞中GLUT8基因mRNA表达,并且IGF-I可和hCG协同作用, 显著提高GLUT8基因mRNA表达,该结果与100 ng/ml IGF-I和10 ng/ml hCG协同作用显著增加睾酮合成的结果相吻合。 然而,在大鼠Leydig细胞中, 无论是10 ng/ml hCG 或100 ng/ml IGF-I 单独作用或同时作用于细胞,都不影响GLUT1和 GLUT3基因mRNA水平。 结论: 在成年大鼠 Leydig细胞中, IGF-I和hCG对细胞中GLUT8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具有特异性, IGF-I和hCG能协同作用显著提高细胞GLUT8基因mRNA水平,从而增强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可为细胞提供更多的代谢能源,最终增加了Leydig细胞睾酮合成与分泌。
郑晓华, 赵 炜, 张培义, 靳建亚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32-23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11
摘要 ( 3234 )   PDF (624KB) ( 26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及其受体Flt-4(Fms-like tyrosine kinase 4)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采用半定量的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NSCLC、12例癌旁组织及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60例NSCLC原发灶组织、10例癌旁组织、32例伴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VEGF-C、 Flt-4的表达。 结果: RT-PCR法:NSCLC中VEGF-CmRNA及Flt-4mRNA的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与肺癌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无关。VEGF-CmRNA与肺癌的TNM分期正相关。S-P法:VEGF-C和Flt-4在转移的淋巴结癌细胞中、NSCL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VEGF-C表达与肺癌TNM分期正相关;VEGF-C和Flt-4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与肿瘤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无关;NSCLC中Flt-4阳性微脉管数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论: 在NSCLC组织中VEGF-C基因水平上调,是由肺癌细胞分泌,并通过自分泌方式作用于细胞膜上的Flt-4受体,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VEGF-C与肿瘤恶性进展有关;VEGF-C与NSCLC中淋巴管的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表达可做为肺癌患者判断淋巴转移的估计指标之一。
酒精对大鼠睾丸的亚慢性氧化损伤及维生素A 的保护作用
赵 松, 郭 芳, 解丽君, 胡文媛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36-239.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12
摘要 ( 3361 )   PDF (686KB) ( 32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观察亚慢性摄入酒精对大鼠睾丸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及维生素A(Vitamin A,VA)的保护作用。材料与方法: 3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精组、酒精+VA组,各组每日分别灌胃给予酒精0、7.5 g/kg、酒精7.5 g/kg+VA 50 μg/kg,连续13周后对各组大鼠的精子计数、精子活动率、精子畸形率、血清睾酮(Serum testosterone,T)进行检测,光、电镜观察睾丸生精上皮的组织学改变。同时测定睾丸线粒体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的产生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酒精组大鼠精子计数减少,精子活动率下降,精子畸形率升高,血清T水平明显降低,睾丸生精上皮结构破坏,支持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均有退化变性,睾丸线粒体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酒精+VA组较单纯酒精组精子计数、精子活动率有所上升,生精细胞退化变性程度减轻,睾丸线粒体MDA减少,但血清T仍低于对照组。结论: 亚慢性摄入酒精抑制精子生成和睾酮合成,补充VA可以限制酒精引起的睾丸过氧化损伤,保护睾丸的生精功能,但是仍有间质细胞合成睾酮障碍。
乳腺癌患者术后腋窝引流液中C-met mRNA检测的意义
杨卫军, 曹铭谦, 尹家俊, 严晓寒, 张锦瑜, 张殿龙, 王亚东, 张维祥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40-24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13
摘要 ( 2307 )   PDF (577KB) ( 28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C-met在乳腺癌患者术后腋窝引流液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用RT-PCR法检测32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简化根治术后腋窝引流液中C-met mRNA表达,并以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human glyceraldehydes-3-phosphate dehydrogenase,hGAPDH)为内参照。分析C-met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以及肿瘤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相关性。 结果: ①腋窝引流液中C-met的阳性表达率为84.38 %,高于常规病理检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的阳性率,C-met的阳性表达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呈正相关;②腋窝引流液中C-met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③ER和PR的阴性与C-met表达呈负相关趋势。 结论: 应用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常规术后腋窝引流液中的C-met mRNA表达阳性提示病人患侧胸壁淋巴管内存在肿瘤细胞微转移,预示肿瘤有复发和远处转移可能以及病人的总生存期的缩短。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大小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呈正相关。与常规病理检查腋窝淋巴结肿瘤转移相比,能更早地检测出肿瘤细胞在胸壁淋巴管中的转移,而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肿瘤防治
髂内动脉术中化疗辅助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周 莉, 李从铸, 黄 萍, 李 燕, 朱安娜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44-24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14
摘要 ( 2876 )   PDF (509KB) ( 27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讨在宫颈癌根治术中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01~2003-01、7年间105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并于术中进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组),并与同期50例根治术中未行灌注化疗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近期临床疗效、术后复发情况、复发率及生存率情况。 结果: 化疗组于术后3年内3例盆腔复发,2例远处转移,转移复发率为4.81 %;对照组中7例于术后3年半内盆腔复发,1例远处转移,转移复发率为18.00 %。对照组复发转移率高于化疗组。2年生存率:化疗组为95.035 4 %,对照组为83.623 7 %,前者高于后者;4年生存率:化疗组为95.035 4 %,对照组为79.483 3 %,前者高于后者。 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中选择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术中大剂量放疗对宫颈癌Ⅱb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
刘 孜, 王国庆, 李明众, 刘隽悦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47-249.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15
摘要 ( 2976 )   PDF (556KB) ( 27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讨宫颈癌Ⅱb患者术中大剂量放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 对61例宫颈癌患者(其中28例行术中放疗,33例行单纯放疗)在放疗前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4、CD8、CD4/CD8)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作对照。 结果: 放疗后,单纯放疗组和术中放疗组间CD4、CD4/CD8、IL-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放疗组明显低于术中放疗组。 结论: 术中大剂量放疗对宫颈癌Ⅱb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较轻,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检测研究
某市交通废气污染对交警染色体损伤作用
白玉萍, 李 君, 范雪云, 姚三巧, 蒋守芳, 金玉兰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50-25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16
摘要 ( 2972 )   PDF (644KB) ( 2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了解某市交通废气污染现状,探讨交通废气污染对交警染色体的损伤作用,为机动车辆的管理及保护职业人群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 根据某市交通路口的分布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路口进行环境监测。监测项目为车流量、可吸入颗粒物(Inhale particle,IP)、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烃类(Hydrocarbond,CmHn)。对196名外勤交警(外勤警)、148名内勤交警(内勤警)的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从工龄≥5年者中随机抽取外勤警65名、内勤警49名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Sister chromatic)及微核(Micronucleus,MN)率。结果: 各环境监测点CO、NOX、CmHn、IP的浓度高于对照点,差别有显著性;外勤警SCE率均高于内勤警,工龄越长,SCE率越高。内、外勤警中吸烟者SCE率、MN率均高于不吸烟者,差别有显著性。 结论: 某市交通路口交通废气污染严重,CO、NOX严重超标,长期暴露于交通废气污染可引起染色体损伤,吸烟可加重对外勤警的染色体损伤。
综述
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基因与血液恶性肿瘤
周培一(综述), 李维佳(审校)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54-25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5.04.017
摘要 ( 2356 )   PDF (489KB) ( 26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antigen of melanoma,PRAME),是第一个被分离出的人类黑色素瘤抗原,也表达于某些血液恶性肿瘤,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多发性骨髓瘤等。近来的研究证实PRAME基因是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DR)监测的一个有效标志,并且PRAME作为特异性靶抗原用于血液恶性肿瘤免疫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就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和血液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