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的致突变性研究
袁 东, 叶舜华, 周 伟, 黄关麟
癌变·畸变·突变. 2001, 13(4):
253-25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1.04.020
摘要
(
2775 )
PDF (144KB)
(
25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划2000 年在全国普遍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无铅汽油的主要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iary Butyl Ether,M TBE) 从七十年代开始使用, 因其能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增加汽油的含氧量而普遍受到欢迎。但直到八十年代末期, 国外学者才开始对它的毒性和健康危害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毒理学结论尚不确定。本文初步探讨了国产M TBE 的遗传毒性。方法: 体外试验采用Ames 试验, 菌株采用鼠伤寒沙门氏组氨酸缺陷型突变菌株TA 98 和TA 100, 用大鼠肝微粒体酶系(S9) 模拟MTBE 代谢前后物质, 采用标准平皿掺入法, 用DM SO 作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非活化者(不加S9) , TA 98 加2, 72二氨基芴(2. 72A.F) , TA 100 加叠氮化钠(SA )。活化者(加S9) 均加入22氨基芴(22A. F)。M TBE 染毒剂量分别为每皿25, 50, 100 Lg, 37℃培养48 h后, 用自动菌落计数仪计数。观察不同染毒剂量组间及与阴性、阳性对照间的菌落数统计学差异。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了国产M TBE 大鼠经口亚慢性染毒后血液有核细胞的DNA 的损伤状况, 大鼠染毒剂量分别为1 000, 600, 200 (mg·kg21) , 时间为每天一次, 每周5 d, 共13 周。各组动物末次染毒后眼球采血, 抗凝, 制成大鼠细胞悬液备用。用无钙镁PBS 配置低熔点琼脂糖(LM PA ) 和正常熔点琼脂糖(NM PA ) , 在磨砂的载玻片上制作中间包埋大鼠血细胞的“三明治”, 经裂解、解旋、电泳、漂洗等步骤、溴化乙锭染色,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根据细胞有无拖尾现象及彗星尾部面积占头部面积的百分比(% ) , 将细胞分成5 级(0~ IV ) , 标准为: 0 级, < 5%; É 级, < 20%; Ê 级, 20%~ 39%; Ë 级, 40%~ 94%; Ì 级, 95%~ 100% , 计算出拖尾细胞百分率及各级的细胞数结果: 结果表明在Ames 试验(TA 98 和TA 100 菌株) 中, 在加与不加S9 的情况下,M TBE 均未表现出明显的致突变性。染毒大鼠血液有核细胞DNA 的断裂损伤与对照组比较也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未发现M TBE 对受试系统有致突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