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畸变·突变 ›› 2022, Vol. 34 ›› Issue (3): 233-236.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2.03.011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脐带来源的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特性及应用前景

丁赛, 张红霞, 朱海英   

  1.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上海 200433
  • 收稿日期:2021-11-21 修回日期:2022-05-13 发布日期:2022-06-10
  • 通讯作者: 朱海英
  • 作者简介:丁赛,E-mail:17369324575@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387)

  • Received:2021-11-21 Revised:2022-05-13 Published:2022-06-10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来源非常广泛。虽然各种组织来源的MSCs生物学特性不尽相同,但在标准培养条件下该类细胞均可以贴壁生长;细胞群体中有 95%以上的细胞表达典型的间充质标记分子,如 CD73、CD90 和 CD105,但缺乏造血标记分子CD14、CD19、CD34、CD45和CD79a的表达;特别是均具有分化为成脂细胞、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的能力。这些性质是国际细胞治疗协会给出的定义该类细胞的最低标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指来源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多能干细胞。目前来看,从脐带不同解剖学部位(区室)获得的MSCs的生物学性质也存在差异,其中从脐带华通氏胶中分离获得的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在增殖能力、分化潜能、免疫调节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区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是用于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及免疫调节的一种理想的“种子”细胞,被认为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围绕近年来华通氏胶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建系、增殖特性、分化潜能以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化学诱导分化方案的建立和优化,认为与通过遗传改变诱导重编程方法相比,化学诱导分化方法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关键词: 脐带, 华通氏胶,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潜能, 分离, 增殖特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