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颖, 廉亚丽, 董律吏, 郭晓, 王蕊, 纪晓坤, 杜芸. 人工智能在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23, 35(5): 398-399. |
[2] |
李燕, 冯军花, 赵红峥, 张金艳, 满宏伟. 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及肿瘤标志物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 癌变·畸变·突变, 2023, 35(3): 192-196. |
[3] |
黄美慧, 许圳南, 薛家健, 杜则澎, 许海雄, 刘明发.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与肿瘤表型关系的研究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22, 34(5): 400-403. |
[4] |
王蕊, 王珩, 吴娟, 纪晓坤, 郭晓, 马阳, 杜芸. 全自动DNA图像分析系统在胰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 癌变·畸变·突变, 2021, 33(6): 451-454. |
[5] |
张宗敏. 甲状腺微小癌是否需要手术[J]. 癌变·畸变·突变, 2021, 33(5): 325-326. |
[6] |
王琛瑶, 梁百慧, 吴锦源, 唐梓涵, 许小文, 尹梓健, 丁雅琼, 方雄钊, 李栢芝, 文姝佚, 程转, 詹涵, 张粤烽, 王泫哲, 何仕龙, 张可洵, 刘雅骐, 周飞, 熊兴东, 白春英, 许丽艳, 李恩民. RAC1对恶性肿瘤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21, 33(5): 401-404. |
[7] |
程书钧. 衰老和恶性肿瘤──防治的思考[J]. 癌变·畸变·突变, 2021, 33(3): 161-162. |
[8] |
陈婉娴, 王思梦, 陈张瑜, 王潘集, 许丽艳, 李恩民.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2): 159-161. |
[9] |
张静, 岳文涛. DKK1影响恶性肿瘤骨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17, 29(2): 155-157. |
[10] |
黄神姣, 陈敦金, 谭鹰, 夏华安, You MJ.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妇科恶性肿瘤易感性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癌变·畸变·突变, 2016, 28(1): 73-76. |
[11] |
高志棣,邵 纬,李 黎,马晓业,孙玉萍. 青岛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亚型与肺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J]. 癌变·畸变·突变, 2013, 25(2): 111-114. |
[12] |
黄素英;黄昌明;田俊;陈华.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FP、CEA 和CA19-9的表达特征探讨[J]. , 2012, 24(5): 376-378. |
[13] |
刘陶文. 蒽环类药对心脏的毒性反应及其保护措施[J]. 癌变·畸变·突变, 2006, 18(2): 156-158. |
[14] |
曾跃斌(综述), 钱元恕(审校).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J].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5): 314-317. |
[15] |
周培一(综述), 李维佳(审校). 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基因与血液恶性肿瘤[J]. 癌变·畸变·突变, 2005, 17(4): 254-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