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收录证书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科普园地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肝细胞核因子-1b在糜烂性毒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诱导急性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孔德钦, 刘思佳, 刘建豪, 马耀, 马丞飞, 赵昱舜, 周嘉恒, 师敏婕, 李嘉, 刘江正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1-8.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01
摘要
(
209
)
PDF
(8337KB) (
3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b(HNF-1b)在糜烂性毒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CEES)诱导人源性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用不同浓度(0、0.4、0.6、0.8、1.0和1.2 mmol/L)的CEES染毒BEAS-2B细胞24 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别采用DCFH-DA和MitoSOX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总活性氧(ROS)和线粒体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EAS-2B细胞中HNF-1b蛋白的表达。再利用慢病毒感染技术构建过表达HNF-1b的BEAS-2B细胞系,用1 mmol/L CESS处理24 h后,分别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MitoSOX和DHE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ROS和细胞总ROS水平,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0.6~1.2 mmol/L CEES染毒后细胞活力均降低(
P
<0.01);细胞形态发生损伤性改变;0.8~1.2 mmol/L CEES染毒后细胞总ROS和线粒体ROS水平均增加(
P
<0.01);CEES染毒组细胞HNF-1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P
<0.01)。慢病毒转染后,与对照组正常细胞相比,CEES染毒组HNF-1b过表达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
P
<0.01),细胞凋亡率降低(
P
<0.01),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缓解,且线粒体ROS和细胞内总ROS水平显著降低(
P
<0.01)。
结论:
糜烂性毒剂CEES能够导致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HNF-1b表达降低,过表达HNF-1b能够减轻CEES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上述结果提示HNF-1b可能是糜烂性毒剂导致肺损伤的新靶点,激活HNF-1b可能是糜烂性毒剂毒性靶点治疗的新策略。
自噬在α粒子辐射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杨莉, 邵帅, 武云云, 王成芳, 曲功霖, 闫皓宇, 苟巧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9-15,20.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02
摘要
(
168
)
PDF
(5141KB) (
2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自噬在α粒子辐射诱发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EP2D细胞、α粒子作用BEP2D后的第24代细胞RH24以及α粒子作用BEP2D后的恶性转化细胞BERP35T-1(经鉴定为肺鳞癌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B-II、LC3B-I和P62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单位面积自噬小体的数量。分别用40和60μmol/L自噬抑制剂氯喹(CQ)及25 pmol/L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作用BERP35T-1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LC3B和P62蛋白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数,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划痕闭合率。
结果:
与BEP2D细胞相比,RH24和BERP35T-1细胞内LC3B-II/I蛋白比值增高(
P
<0.05或
P
<0.01),P62蛋白表达降低,自噬小体数量增多(
P
<0.01)。40和60μmol/L的CQ分别作用BERP35T-1细胞48 h后,细胞内LC3B-II/I蛋白比值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细胞的存活率、侵袭数和划痕闭合率均降低(均为
P
<0.01);25 pmol/L的Rapa作用BERP35T-1细胞48 h后,细胞内LC3B-II/I蛋白比值升高,P62蛋白表达减弱,细胞的存活率、侵袭数和划痕闭合率均升高(
P
<0.05或
P
<0.01)。
结论:
在α粒子辐射诱发BEP2D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细胞自噬增强,可能由此提高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从而促进细胞恶性转化。
苯并[
b
]荧蒽和二苯并[
a
,
h
]蒽对成年雄性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康真, 于天一, 刘晓波, 洪千淇, 蔡书锐, 闫海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16-20.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03
摘要
(
156
)
PDF
(1119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气管滴注苯并[
b
]荧蒽(BbFA)和二苯并[
a
,
h
]蒽(DahA)对成年雄性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对照组(0 mg/kg),Bb FA低、高剂量组(分别为3×10
-4
、9×10
-4
mg/kg),Dah A低、高剂量组(分别为7×10
-5
、2×10
-4
mg/kg),Bb FA和Dah A联合组(3×10
-4
mg/kg Bb FA+7×10
-5
mg/kg Dah A),每组8只,每周气管滴注两次,连续染毒4周,观察不同剂量染毒组对大鼠肺灌洗液、肺组织与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ah A染毒组、Bb FA和Dah A联合组大鼠肺组织中SOD活力显著降低(
P
<0.05),且联合组中MDA、NO、i-NOS含量显著升高(
P
<0.05),其中MDA、i-NOS含量显著高于单独Bb FA或Dah A染毒组(
P
<0.05)。染毒组大鼠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MDA含量均升高,且联合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单独Bb FA或Dah A染毒的低剂量组(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大鼠肺灌洗液和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均升高,且联合组中IL-6含量显著高于单独Bb FA或Dah A染毒组(
P
<0.05)。
结论:
大鼠单独或是联合染毒Bb FA和Dah A后,可能是通过抑制SOD和CAT活性,升高MDA、NO和i-NOS活性引起体内氧化应激的改变,进而引起炎症因子IL-6水平的升高。
基于UPLC-MS/MS方法分析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的血清脂质组学特征
刘瑞雪, 李德生, 张力为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21-28,34.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04
摘要
(
158
)
PDF
(12290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血清脂质组学研究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脂质代谢特征。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就诊的30例哈萨克族ESCC患者(ESCC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新疆医科大学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哈萨克族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对两组人群血清进行靶向定量脂质组学分析。根据同类脂质内标峰面积和实际浓度关系进行脂质定量。利用脂质数据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
结果:
60例血清样本中共筛选出13种脂类,其中浓度最高的是三酰甘油、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胆碱是两组人群血清中差异最大的脂类。相较对照组血清样本,哈萨克族ESCC患者血清中三酰甘油、溶血磷脂酰胆碱的浓度上调,磷脂酰乙醇胺下调。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胆碱的链长度和不饱和度在哈萨克族ESCC患者血清中显著下调。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以阈值(
P
<0.05和差异倍数>2或<0.5)筛选差异脂质代谢物,共筛选出77种差异脂类,其中与对照组比较,ESCC组上调的有34种,下调的有43种。包括甘油三酯、甘油二酯、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及游离脂肪酸。
结论:
哈萨克族ESCC患者血清中不同脂质浓度及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甘油三酯、溶血磷脂酰胆碱的浓度上调,磷脂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胆碱链长度及不饱和度下调。分析这些脂质分布的变化和筛选新靶标有助于阐明新疆哈萨克族ESCC的发生发展机制。
PGAM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薛松, 胡加海, 董祥宁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29-34.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05
摘要
(
183
)
PDF
(8533KB) (
2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的RNA-seq数据集,分析胰腺癌和正常组织中PGAM5 mRNA的表达差异。选取2018年01月—2020年12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胰腺癌患者86例,另外收集6对新鲜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6对新鲜胰腺癌组织匀浆中PGAM5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PGAM5蛋白在86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在胰腺癌组织中,PGAM5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GAM5蛋白在新鲜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中显著升高(
P
<0.01)。IHC染色显示PGAM5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呈棕黄色颗粒状,主要在细胞胞浆中表达;IHC半定量分析发现,与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相比,PGAM5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
<0.01)。PGAM5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TNM分期(
P
=0.001)、肿瘤长径(
P
=0.006)和远处转移(
P
=0.004)相关,与年龄(
P
=0.772)、性别(
P
=0.911)和淋巴结转移(
P
=0.085)无明显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PGAM5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
r
=0.428,
P
<0.01)、肿瘤长径(
r
=0.276,
P
=0.010)、淋巴结转移(
r
=0.238,
P
=0.027)和远处转移(
r
=0.304,
P
=0.004)相关,与年龄(
r
=0.013,
P
=0.902)和性别(
r
=0.042,
P
=0.699)无明显关系。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提示,PGAM5[
HR
=2.125,95%
CI
(1.210,3.646),
P
=0.008]是胰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GAM5蛋白高表达组的胰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个月,PGAM5低表达组的中位OS为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PGAM5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并与胰腺癌患者恶性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PGAM5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PGAM5可能是胰腺癌预后判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头孢曲松及其杂质对斑马鱼肝脏的毒性
张锐, 马媛媛, 韩莹, 崇小萌, 刘馨妍, 谢广云, 梁一帆, 姚尚辰, 张靖溥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35-41,47.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06
摘要
(
191
)
PDF
(43759KB) (
2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头孢曲松及其杂质对斑马鱼肝脏的毒性。
方法:
选用受精后72 h的野生型斑马鱼和肝脏特异性荧光标记的转基因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分别用不同浓度的(0、1、2、5 mmol/L)头孢曲松和杂质A、B、C、D,以及不同浓度的(0、0.1、0.5、1 mmol/L)杂质E处理两种幼鱼2 d后,观察幼鱼肝脏形态和肝脏荧光强度;采用整体油红O染色观察野生型斑马鱼肝脏脂肪含量变化;进一步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各受试物处理组斑马鱼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活体观察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头孢曲松及其杂质A和C主要使斑马鱼幼鱼肝脏区扩大或荧光强度增强(
P
<0.05或0.01),杂质B、D和E主要使幼鱼肝脏区减小或荧光强度减弱(
P
<0.05或0.01)。整体油红O染色显示头孢曲松及其杂质均能导致斑马鱼肝脏脂肪堆积。头孢曲松给药组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735个,杂质A组共237个,杂质C组共237个。KEGG通路分析提示各受试物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通路不同。头孢曲松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代谢通路和卟啉等通路中;杂质A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色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杂质C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钙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
结论:
头孢曲松及其杂质A、B、C、D和E可导致不同程度斑马鱼肝功能发生变化,并造成肝脏组织损伤。
白细胞介素-17A与雌激素受体α和β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科芳, 陈瑜, 吴陈雨, 刘梅, 汪丽杰, 田建广, 周小会, 许岚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42-47.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07
摘要
(
154
)
PDF
(1777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A与雌激素受体α(ERα)、ERβ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2年8月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2例EO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癌组织及相应病旁组织中IL-17A、ERα、ERβ mRNA的表达情况,计算ERα/β比值。分析IL-17A mRNA、ERα/β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法分析IL-17A mRNA、ERα/β对EOC患者预后总生存期(OS)的影响。
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IL-17A、ERα m RNA表达水平及ERα/β水平均升高(
P
<0.05),而ERβ mRNA表达水平降低(
P
<0.05)。分别以IL-17A mRNA、ERα/β的平均值0.52、3.85为分界值进行高、低表达分组,结果显示IL-17A高表达及ERα/β高比值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腹水量有关(
P
<0.05)。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期间共38例(37.25%)患者死亡。Kaplan-Meier分析显示,IL-17A mRNA高表达者累积生存率低于其低表达者(
P
<0.05);ERα/β高比值者累积生存率亦低于ERα/β低比值者(
P
<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FIGO III+IV期、术后残灶>2 cm、IL-17A m RNA高表达、ERα/β高比值是EOC患者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
结论:
EOC组织中IL-17A、ERα及ERα/β mRNA上调,而ERβ m RNA水平下调,且IL-17A高表达及ERα/β高比值的EOC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齐墩果酸对B淋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其作用机制
代雨鑫, 梁立春, 彭琳茜, 孟凡奇, 韩献锋, 张玥, 杨玉, 商宇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48-52.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08
摘要
(
163
)
PDF
(4176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齐墩果酸对B淋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在实验第1~5天每天给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以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从造模第6天开始每天给予25 mg/kg齐墩果酸处理,连续28 d作为干预组,同时设置模型组和空白组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的骨髓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为探索齐墩果酸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使用PubChem数据库获得齐墩果酸的化学结构,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齐墩果酸的药物靶点,通过String平台对潜在的药物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在给药28 d后,模型组的成熟B细胞亚群(IgD与B220双阳性细胞)百分率为(2.585±0.248)%,明显低于空白组的(8.235±0.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说明免疫抑制动物模型成功建立;而齐墩果酸干预组的成熟B细胞亚群百分率为(3.395±0.445)%,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到PTPN1、CD81等齐墩果酸的潜在药物靶点。经String平台分析和Cytoscape绘图计算后,连通性排名前5的节点蛋白有PPARG、PTGS2、PPARA、MAPK3和HMGCR。通过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得出,齐墩果酸的药理作用富集于脂质储存的负调控等生物过程及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
结论:
齐墩果酸能够增加骨髓成熟B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BCR信号通路在B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CXCR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黄丛改, 刘清, 郑树涛, 刘涛, 谭依依, 彭天元, 陈娇, 卢晓梅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53-57,65.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09
摘要
(
190
)
PDF
(5422KB) (
2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XC受体2(CXCR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74例作为研究组,其配对的癌旁正常食管组织7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XCR2的表达,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间CXCR2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CXCR2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CCK-8试剂盒、平板集落形成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CXCR2拮抗剂SCH527123对食管癌细胞KYSE30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XCR2在食管鳞癌研究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0%(54/74),明显高于对照组13.5%(10/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
=53.298,
P
=0.000)。CXCR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χ
2
=5.515,
P
=0.019;
χ
2
=7.320,
P
=0.007);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体分型、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及神经侵犯均无明显相关关系(
P
>0.05)。在体外细胞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CXCR2拮抗剂SCH527123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KYSE30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均为
P
<0.05)。
结论:
CXCR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CXCR2拮抗剂SCH527123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推测CXCR2可能是食管癌潜在的预测和靶向治疗的分子标志物。
技术与方法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菌株鉴定方法的比较
高梅, 汤连升, 郑智勇, 马会, 秦春雪, 曹冲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58-65.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10
摘要
(
252
)
PDF
(11541KB)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中的菌株鉴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试验菌株鉴定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Ames试验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导原则要求,对试验菌株的组氨酸缺陷型鉴定、脂多糖屏障缺陷(rfa突变)鉴定、氨苄青霉素抗性(R因子)鉴定、四环素抗性(pAQ1质粒)鉴定和uvrB修复缺陷型(紫外线敏感性)鉴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
结果:
鉴定结果表明,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等5株菌株生长均需组氨酸,均具有rfa突变,除TA1535外均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除TA102外均对紫外线敏感和均无四环素抗性。
结论:
虽然鉴定方法不同,但是判定标准和鉴定结果相同,各个实验室应规定好试验菌株鉴定的方法和频率,为Ames试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提供根本保障。
综述
酒精性肝病中的铁死亡机制研究进展
李雪梅, 康萌, 万静之, 李澳忠, 刘启玲, 秦绪军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66-69,76.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11
摘要
(
208
)
PDF
(1035KB) (
3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中国饮酒人数逐年增加,酒精性肝病(ALD)及相关的肝脏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威胁公众健康。肝脏不仅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器官,也是酒精损伤的重要靶器官,酒精诱导产生的活性氧(ROS)及氧化应激是其致肝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其发生与ROS、脂质过氧化和铁代谢平衡密切相关。酒精在肝脏的代谢过程中可诱导产生大量ROS,引起铁离子代谢紊乱,使氧化脂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过多脂质过氧化物,破坏生物膜,诱导铁死亡。酒精诱导的铁死亡,使肝脏细胞部分死亡,出现脂质累积且无法及时代偿,对肝脏造成损伤,导致ALD。本文主要从线粒体产生ROS诱导脂质过氧化、胱氨酸/谷氨酸逆转运受体(system X
C-
)和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SH/GPx4)系统及铁代谢等角度综述ALD中铁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调控铁死亡防治ALD提供新思路。
基于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肿瘤光动力治疗研究进展
王芳, 孙照刚, 褚洪迁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70-76.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12
摘要
(
160
)
PDF
(6782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等,但是上述手段存在局限性,如创伤性大、风险高、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差、产生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大等。光动力疗法(PDT)是用特定波长照射肿瘤部位,活化选择性聚集在肿瘤部位的光敏剂,引发光化学反应破坏肿瘤细胞的过程。PDT因具有微创、靶向性强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但是,传统的PDT治疗效果受到光敏剂的组织穿透能力弱、肿瘤微环境缺氧及免疫抑制等因素的限制。近几年来,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由于UCNPs具有毒性低、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好等优点,具有将近红外光转换为紫外-可见光的特点,有望解决传统PDT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概述了基于UCNPs的PDT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应用进行展望。
枸杞多糖对Nrf2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林鹏, 张璨, 杨玉, 杨光远, 刘明远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77-79.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13
摘要
(
194
)
PDF
(865KB) (
1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枸杞多糖(LBP)是枸杞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已在基础研究中证实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降低血糖和血脂等作用,并在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高脂血症中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内抗氧化和抗炎症损伤的关键调节因子。大量文献报道LBP可以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预防或延缓多种疾病的进程。本文对枸杞多糖调控Nrf2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减轻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凋亡进程等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淋巴细胞亚群在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王馨焱, 刘晓玲, 贾军梅
癌变·畸变·突变. 2024, 36(1): 80-83.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24.01.014
摘要
(
151
)
PDF
(879KB) (
2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随着多项临床试验的成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但是如何选择预测效果好、样本简便易得且检测价格低廉的生物标志物对患者进行分层是现阶段胃癌免疫治疗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免疫治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预测作用,是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淋巴细胞亚群在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编辑部公告
关于不法分子冒充《癌变·畸变·突变》工作人员添加作者微信的声明
(2018-11-22)
《癌变·畸变·突变》召开第八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
(2024-07-26)
《癌变·畸变·突变》召开第八届编委会第1次会议
(2023-04-11)
《癌变·畸变·突变》第七届编委会第3次会议纪要
(2022-04-16)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
(2018-11-23)
更多...
下载中心
《癌变·畸变·突变》投稿介绍信模板
《癌变·畸变·突变》论文格式模板
Adobe Reader XI
《癌变·畸变·突变》参考文献格式文件-EndNote
《癌变·畸变·突变》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
《癌变·畸变·突变》校稿说明
《癌变·畸变·突变》参考文献格式文件-NoteExpress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订阅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