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5-31
论著
p-mTOR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朱依青, 张彤彤, 郑珺文, 郝佳洁, 蔡岩, 王明荣, 梁建伟, 张钰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161-16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01
摘要 ( 562 )   PDF (1617KB) ( 3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检测p-mTOR(Ser2448,活化形式的mTOR)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并评价其用于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441例结直肠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p-mTOR的表达,收集患者至少5年的随访信息,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mTOR在癌旁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4%(17/441),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8%(254/441),两者间差异显著(P < 0.01)。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mTOR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病理分期显著正相关(P均 < 0.05)。同时,p-mTOR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P均 < 0.05),p-mTOR高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52和60个月,明显短于p-mTOR低表达患者的71和70个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mTOR表达水平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mTO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有可能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死亡及复发转移风险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大鼠血浆辐射敏感代谢物
赵骅, 陆雪, 蔡恬静, 李爽, 田梅, 刘青杰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166-170,17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02
摘要 ( 318 )   PDF (1887KB) ( 2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大鼠血浆辐射敏感代谢物并探索其代谢通路,为辐射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60Co γ射线对20只大鼠进行全身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1、3、5 Gy,剂量率为1 Gy/min,采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串联平台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检测大鼠受照7 d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大鼠受照后,筛选出血浆中11个辐射敏感代谢物,主要涉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十八二烯酰基肉碱、十八一烯酰基肉碱、十六酰基肉碱、牛磺酸、L-犬尿氨酸及胞嘧啶随受照剂量的上升而显著下降(P < 0.05),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大鼠受到γ射线照射后,血浆中代谢物水平发生显著变化,有6个代谢物具备成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基础条件。
紫铆花素抑制脂多糖诱导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
陈子卓, 徐宇航, 姜晓旭, 赵九洲, 朱敬朴, 郑义鹏, 吴浩芝, 李文丽, 王欣, 海春旭, 于卫华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171-17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03
摘要 ( 566 )   PDF (1932KB) ( 2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紫铆花素(butein)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效应,并探讨JAK2-STAT3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用40 ng/mL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7 d,诱导为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DM)。采用500 ng/mL的LPS刺激BMDM 12 h建立炎症模型,butein干预组采用5、10、20 μmol/L butein与LPS共处理,butein单独处理组为20 μmol/L的butein处理12 h,并设立空白对照组。ELISA法检测BMDM培养液中TNF-α、IL-6和NO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iNOS、p-JAK2、JAK2、p-STAT3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P-JAK2/JAK2和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比值变化。结果:ELISA实验结果显示,LPS刺激BMDM后,培养液中的TNF-α、IL-6和NO含量显著升高,而5、10、20 μmol/L的butein干预可抑制上述促炎因子的分泌,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butein抑制了LPS活化BMDM的ROS水平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LPS刺激后BMDM内iNO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JAK2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虽未明显变化,但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而butein干预可有效抑制JAK2和STAT3蛋白磷酸化。结论:Butein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控这一效应,提示butein是一种炎症相关疾病的候选药物。
MiR-429及Bmi-1 mRNA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栾亦然, 刘丽源, 皎龙, 汪月玲, 白函瑜, 邹乃祎, 马鸣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177-18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04
摘要 ( 531 )   PDF (1169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miR-429和Bmi-1 mRNA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45例DLBCL患者瘤组织和28例正常对照人群淋巴结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qPCR)技术检测组织中miR-429及Bmi-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DLBCL组织中miR-429表达水平较正常淋巴结组织明显降低,而Bmi-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1)。miR-429低表达组和Bmi-1 mRNA高表达组患者临床分期、骨髓浸润程度、Ki-67阳性率和IPI积分均分别高于miR-429高表达组和Bmi-1 mRNA低表达组(P < 0.05)。结论:DLBCL组织中miR-429及Bmi-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组织中低表达miR-429及高表达Bmi-1 mRNA可能是患者临床预后较差的预测指标。
不同焦油释放量卷烟全烟气气-液界面暴露致细胞毒性、炎症因子释放和细胞凋亡的研究
华辰凤, 赵俊伟, 尚平平, 樊美娟, 谢复炜, 李翔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182-18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05
摘要 ( 391 )   PDF (1522KB) ( 2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焦油释放量卷烟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性、炎症因子释放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抽吸参数下焦油释放量分别为每支9.4 mg的卷烟样品1和每支14.0 mg的卷烟样品2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洁净空气对照组和烟气染毒组。利用VITROCELL系统产生的洁净空气或稀释的主流烟气以气-液界面方式暴露染毒Beas-2b细胞,经计算洁净空气对照组剂量为0支卷烟产生的主流烟气,烟气染毒组剂量分别为0.12%支、0.27%支、0.57%支、1%支卷烟产生的主流烟气;利用中性红细胞毒性试验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IL-6、IL-8释放水平;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样品1和样品2产生的主流烟气均可引起Beas-2b细胞存活率降低,炎症因子IL-6、IL-8的释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在0.12%支的烟气剂量下,样品1与样品2烟气引起的细胞毒性、炎症因子释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0.57%和1%支的烟气剂量下,样品2的细胞毒性高于样品1。结论:两种不同焦油释放量卷烟样品均可引起细胞毒性、促炎症因子释放和细胞凋亡。在0.57%支~1%支烟气剂量范围内,具有高焦油释放量的卷烟烟气引起的细胞毒性强于低焦油释放量的卷烟烟气。
中药地锦草乙醇提取物体外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机制研究
王耀杰, 相晓晗, 韩丽娜, 李军, 霍炳杰, 赵连梅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187-19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06
摘要 ( 412 )   PDF (3055KB) ( 5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地锦草乙醇提取物(EEEH)对人胃癌(GC)细胞BGC823、MGC803、SGC7901及AGS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蒸馏和冻干技术制备EEEH,用不同浓度的EEEH(62.5、125、250和500 μg/mL)处理GC细胞,并设置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S法检测胃癌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细胞凋亡率和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S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地锦草乙醇提取物浓度增加,GC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62.5、125和250 μg/mL的EEEH处理GC细胞MGC803和AGS 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GC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AGS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P均 < 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EEEH处理过的胃癌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PCNA以及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CL-XL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和caspase-3出现明显的活性裂解片段,表明经EEEH处理后胃癌细胞凋亡活性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caspase-9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结论:EEEH能够抑制GC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EEEH诱导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有关。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与长链非编码RNA表达的关系
古丽扎热叶·艾库拉, 谭遥, 帕力达·阿皮孜阿吉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194-197,20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07
摘要 ( 311 )   PDF (1351KB) ( 2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4组食管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进行筛选,通过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对靶基因进行预测,利用GO和KEGG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和通路分析,明确lncRNA的功能。结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lncRNA共318个,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193个lncRNA表达上调,125个lncRNA表达下调(P < 0.01)。富集分析表明共有5个GO类别,其中细胞成分有3个,生物过程有1个,分子功能有1个,均通过反式调控方式调控靶基因。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参与轴突导向信号通路和ECM受体相互作用途径信号通路。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lncRNA的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有明显差异,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参与食管癌的复杂调控网络,并与肿瘤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NFKBIA基因多态性、饮食习惯及其交互作用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李丹, 刘宝英, 余明明, 庄海林, 揭金花, 吴涵梅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198-20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08
摘要 ( 488 )   PDF (996KB) ( 5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NFKBIA基因多态性、饮食习惯及其交互作用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3年4月—2017年6月福建仙游县医院587例胃癌新发病例和按性别、年龄匹配的587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一般情况、饮食习惯等资料,利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方法检测外周血NFKBIA基因rs696位点的基因型。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食习惯、基因型对胃癌发病风险的影响,利用叉生分析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和Andersson等编制的Excel表进行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快速饮食、不规律进餐、高盐饮食和经常摄入腌菜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1.53(1.20,1.95)、1.55(1.16,2.08)、1.51(1.17,1.94)、2.78(2.01,3.85);NFKBIA基因rs696位点携带AG基因型、AA基因型、显性模型(AG+AA)增加胃贲门癌发病风险。此外,rs696位点AA基因型与高盐饮食、经常摄入腌菜存在联合作用,rs696位点显性模型(AG+AA)与快速饮食、高盐饮食、经常摄入腌菜存在联合作用,均增加胃贲门癌发病风险。结论:不良饮食习惯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NFKBIA基因rs696位点AA基因型、显性模型(AG+AA)增加胃贲门癌发病风险,且与饮食习惯存在联合作用。
SF1a-PRLR和ΔS2 SF1a-PRLR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microRNA表达的影响
张惠娟, 黄大元, 张洁, 唐海欧, 谢安心, 谭敦勇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203-20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09
摘要 ( 399 )   PDF (1574KB) ( 1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过表达SF1a-PRLR及其变体ΔS2 SF1a-PRLR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micro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SF1a-PRLR和ΔS2 SF1a-PRLR cDNA分别重组至慢病毒,再将携带不同基因的重组病毒,即空病毒、携带SF1a-PRLR cDNA和ΔS2 SF1a-PRLR cDNA的慢病毒分别转染MCF-7细胞,经嘌呤霉素多次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株MCF7-con(对照组)、MCF7-SF1a-PRLR(SF1a组)、MCF7-ΔS2 SF1a-PRLR(ΔS2 SF1a组),将3组稳定转染细胞株培养后进行细胞增殖实验,提取总RNA进行小分子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培养48 h时,对照组、SF1a组和ΔS2 SF1a组的D(492)值分别为1.85±0.29、2.24±0.26、2.57±0.23,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测序结果显示,各组间microRNA表达均有显著差异,SF1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共有176个(32个表达上调,144个表达下调);ΔS2 SF1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共206个(52个表达上调,154个表达下调);ΔS2 SF1a组与SF1a组比较,差异表达的microRNA共5个(miR-4454、miR-215-5p、miR-797、miR-622表达上调,miR-210-5p表达下调),其中,miR-210-5p在对照组、SF1a组、ΔS2 SF1a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66.18、31.67、13.07,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均 < 0.05)。结论:过表达SF1a-PRLR或ΔS2 SF1a-PRLR均能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增殖且显著影响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microRNA表达,两者对大部分microRNA表达的影响作用相似,仅对miR-4454等5个microRNAs的表达具有显著影响。
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肾组织的影响
贾会玉, 李睿, 贾德云, 马征, 李心伟, 王超, 罗胜勇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209-214,22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10
摘要 ( 427 )   PDF (4606KB) ( 2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脏和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普通饲料饲养,其余大鼠高脂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4 mg/kg制作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不成功大鼠腹腔注射补注STZ 25 mg/kg。成模大鼠根据血糖、体质量分为4组:模型组、高剂量[1.08 g/(kg·d)]丹蛭降糖胶囊组、低剂量[0.54 g/(kg·d)]丹蛭降糖胶囊组、吡咯列酮组[10 mg/(kg·d)],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6周,测定大鼠一般体征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BUN、Scr、mAlb、尿蛋白量),心脏组织采用HE及MASSON染色,肾组织采用HE、MASSON及糖原PAS染色,观察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摄食量、摄水量明显增加,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升高(P < 0.01),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心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化增加,肾脏包曼氏囊结构改变,细胞质基质增多,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给药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吡咯列酮组、高、低剂量丹蛭降糖胶囊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摄食量、摄水量下降(P < 0.01),病理学观察可见心脏、肾脏各项病变均有所减缓。吡格列酮组、高剂量丹蛭降糖胶囊组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下降(P < 0.05或P < 0.01),低剂量丹蛭降糖胶囊组大鼠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虽下降,但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HbAlc、TG、TC、mAlb水平与吡格列酮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或P < 0.01)。结论:高剂量丹蛭降糖胶囊能有效地改善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缓解多饮、多食症状,并可减轻高血糖对大鼠心肌及肾脏组织的损害。
何首乌、虎杖、大黄水提物中游离蒽醌含量的测定及对人正常肝细胞的毒性作用
王呈谕, 刘晓璇, 李轶群, 李登科, 孙震晓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215-22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11
摘要 ( 376 )   PDF (1163KB)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测定何首乌、虎杖、大黄3种中药水提物中游离蒽醌含量,比较3种中药水提物对人肝祖细胞HepaRG的体外细胞毒作用,探讨何首乌、虎杖、大黄中游离蒽醌含量与肝细胞毒性的关系。方法:煎煮法制备何首乌、虎杖、大黄3种受试饮片水提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法分别同步测定3种水提物中5种主要游离蒽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的含量;分别以浓度为1.0、1.5、2.0、2.5、3.0 mg/mL的3种中药水提物溶液处理HepaRG细胞48 h后,加入噻唑兰检测其活力;分别以1.5、2.0、2.5 mg/mL的3种中药水提物溶液处理HepaRG细胞48 h后,Annexin Ⅴ/PI双染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比例。结果:何首乌水提物中主要游离蒽醌含量为0.229%,虎杖水提物中为0.545%,大黄水提物中为2.593%;何首乌水提物(2.0、2.5、3.0 mg/mL)、虎杖水提物(1.5、2.0、2.5、3.0 mg/mL)、大黄水提物(1.0、1.5、2.0、2.5、3.0 mg/mL)均可抑制HepaRG细胞活力,且抑制程度与主要游离蒽醌含量呈正相关;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3种中药水提物(1.5、2.0、2.5 mg/mL)均明显诱导HepaRG细胞凋亡,且凋亡率与主要游离蒽醌含量呈正相关。结论:3种中药水提物中主要游离蒽醌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何首乌、虎杖、大黄,该含量与其体外肝细胞毒性作用成正相关,提示游离蒽醌可能是3种中药产生肝细胞毒性的重要成分。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极光激酶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杨丽, 张孟贤, 张微, 熊英友, 陈世勇, 方呈祥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221-22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12
摘要 ( 307 )   PDF (2765KB) ( 2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极光激酶A(AURK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功能,并分析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GEPIA及Oncomine数据库检索AURKA在食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STRING网络在线数据库构建有关AURKA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将数据导入Cytoscape软件后采用CytoHubba分析插件筛选出核心基因;在GEPIA数据库中,基于TCGA和GTEx数据集分析AURKA与核心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采用DAVID网络分析工具对核心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R2基因分析可视化平台分析AURKA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GEPIA、Oncomine数据库分析显示,AURK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升高(P < 0.05),但与患者肿瘤分期无关(P > 0.05);AURKACDC20r=0.78)、PLK1r=0.83)等核心基因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其生物学功能主要富集于细胞分化、DNA损伤检测点、细胞增殖、负性调控细胞凋亡等;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衰老、P53以及FoxO等信号通路的调节;AURK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相比预后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核心基因CCNB1BUB1BNEK2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也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均 < 0.05)。结论:AURK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且高表达组患者预后不良;AURKACCNB1NEK2等核心基因共同参与了肿瘤发生相关的功能与通路,AURKA有望成为食管癌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候选分子靶标。
检测研究
一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的基因突变筛查与评估
张佳虹, 张庆英, 张燕虹, 陈甲连, 谢芳, 刘锐国, 吴容, 吴龙飞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229-232,24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13
摘要 ( 351 )   PDF (1166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一个临床诊断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以寻找该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采集该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样本,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这四项指标,并提取白细胞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筛选出4个FH相关基因LDLRAPOBPCSK9LDLRAP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情况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Polyphen-2和SIFT软件对SNP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该家系APOB基因的SNP位点rs676210、rs679899、c.10094A > T和c.9937C > G均可能与血脂增高有关,但这些位点均不与疾病表型共分离。经Polyphen-2和SIFT软件预测未发现LDLRPCSK9LDLRAP1基因的致病性变异。结论:该FH家系存在可能与血脂增高相关的APOB基因SNP位点,其功能尚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技术与方法
大鼠多器官彗星试验方法的验证研究
周长慧, 韩天娇, 黄鹏程, 马璟, 常艳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233-237.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14
摘要 ( 361 )   PDF (1461KB) ( 1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采用对氯苯胺、氯化钠、对乙酰氨基酚和庆大霉素4个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合物,对已建立的大鼠多器官(肝、胃和肾)彗星试验方法进行验证。方法:SD雄性大鼠分别在0、24和45 h经口灌胃不同剂量的对氯苯胺[37.5、75和150 mg/(kg·d)]、氯化钠[500、1 000和2 000 mg/(kg·d)]、对乙酰氨基酚[20、100和500 mg/(kg·d)],或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0、40和80 mg/(kg·d)],各组均设置溶剂对照品,以及在24和45 h经口灌胃阳性对照甲基磺酸乙酯[EMS,200 mg/(kg·d)],所有动物在末次给予受试物约3 h后经戊巴比妥钠麻醉放血处死,制备肝脏、胃和肾脏单细胞悬液后制片,再经裂解、解旋、电泳、中和、染色以进行彗星显像分析;对乙酰氨基酚处理的大鼠肝脏和庆大霉素处理的大鼠肾脏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对氯苯胺处理组大鼠肝、胃和肾的尾部DNA百分率增加,并呈剂量-反应关系(P < 0.05);氯化钠、对乙酰氨基酚和庆大霉素处理组大鼠肝、胃和肾的尾部DNA百分率与溶剂对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对乙酰氨基酚各剂量组动物出现肝脏不同程度的肝脏细胞炎症反应或细胞坏死等病理学改变。结论:本研究采用已知遗传毒性化合物、有和无靶器官毒性的非遗传毒性化合物,验证了多器官(肝、胃和肾)彗星试验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望为体内碱性彗星试验方法在新药遗传毒性评价领域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综述
竞争性内源性RNA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赵丽, 马慧, 孙艳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238-24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15
摘要 ( 236 )   PDF (903KB) ( 2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对人类基因组和非编码RNA的深入研究,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s)假说被提出。该假说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即信使RNA(m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假基因等RNA分子作为ceRNA相同的微小RNA应答元件(MREs)竞争性结合或共享微小RNA(microRNA)来调控靶基因并参与人类发育和相关疾病机制。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eRNAs参与了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氏病(PD)的发生发展。因此,对ceRNAs的研究可能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线索与方向。本文拟对ceRNAs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生酮饮食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张凡, 郭玉玮, 刘广超, 刘方芳, 高淑清
癌变·畸变·突变. 2020, 32(3):  241-24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20.03.016
摘要 ( 464 )   PDF (887KB) ( 2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长期以来,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放化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会有损伤,而且许多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身体原因对其耐受差,因此研究者们想要寻求一种新型的非药物方案来治疗肿瘤。虽然生酮饮食在肿瘤动物模型上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临床应用的报道却很少。本文对生酮饮食抗肿瘤相关研究、作用机制、脂肪酸选择、安全性以及局限性方面作一综述,为肿瘤的非药物治疗研究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