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1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1-30
专家术评
癌变的体细胞突变理论回顾与挑战
薛开先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1-00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01
摘要 ( 2336 )   PDF (116KB) ( 28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去的50年,癌变的体细胞突变理论为主流,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肿瘤防治未获重大突破,提示该工作假说存在问题,根据肿瘤表遗传学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⑴ 癌细胞起源基本上错了,不是每个体细胞,很可能仅是干细胞或早期祖细胞;⑵ 不是每个癌细胞,很可能仅有癌干细胞才有增殖和转移的能力;⑶ 癌变机制对了一半,不仅有突变、而且有表遗传学改变。上述理论上的突破,必将为肿瘤防治的突破带来新的机遇。
论著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新生小鼠脑中的植入和分化
陶欣荣, 李文林, 苏 娟, 王新民, 李建秀, 胡以平, 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4-007.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02
摘要 ( 3204 )   PDF (255KB) ( 27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MSCs)在体内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材料与方法: 将标记绿色荧光蛋白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到新生3 d的小鼠侧脑室中,分别于移植后0 d,9 d和14 d处死受体鼠,取其脑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后行冠状面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MSCs的植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植入细胞神经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定位双重标记的植入细胞。 结果: 受体小鼠脑中均可检出植入的细胞,此类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特异的微管相关蛋白β-Ⅲ-Tubulin (Tuj1)、微管相关蛋白2(MAP2),一些细胞表达神经胶质细胞特异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 hMSCs植入后受到脑组织特定微环境的影响,在体内可以向神经细胞分化并参与到发育的神经系统中。
重叠延伸PCR法构建UGRP1基因启动子的点突变表达载体
程 烽, 盛 燕, 施静艺, 陈 漪, 徐 潮, 刘 智, 梁 军, 潘春明, 朱忠勇, 宋怀东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8-010.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03
摘要 ( 3746 )   PDF (216KB) ( 27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构建UGRP1基因启动子的定点突变表达载体。材料与方法: 以插入UGRP1基因正常启动子的质粒pGL3-UGRP1(-112G) 为模板,用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对-112位点的碱基进行定点突变,并构建定点突变表达载体。 结果: DNA测序表明,UGRP1基因启动子-112处的碱基已由G突变为A,成功实现定点诱变。 结论: 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高效、简便。pGL3-UGRP(-112A)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112G/A多态性对该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脐血树突状细胞介导的食管癌瘤苗体内抗癌效应
郭光华, 俞 晶, 陈素钻, 张 娟, 罗丽莉, 谢丽华, 苏中静, 董红梅, 徐 虹, 吴利标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11-01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04
摘要 ( 2390 )   PDF (337KB) ( 2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DC)和食管癌细胞的融合瘤苗,探讨其在体内诱导抗肿瘤效应。 材料与方法: 分离脐血CD34+干细胞诱导扩增为成熟DC,与EC109细胞经聚乙二醇(PEG)法融合;免疫磁珠法筛选EC109-DC,鉴定瘤苗表型和致瘤性;观察该瘤苗的体内成瘤性、保护性免疫反应和免疫治疗效果。结果: 融合瘤苗可体外生长,并高表达CD80、CD83、CD86和叶酸受体(FR);瘤苗接种小鼠体内未见肿瘤形成;经瘤苗免疫的小鼠,肿瘤生长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肿瘤的大小和肿瘤重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用融合瘤苗治疗的荷瘤小鼠,肿瘤的大小和重量也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融合瘤苗EC109-DC同时表达EC109和DC特异性抗原,无体内致瘤性,对EC109细胞的攻击有明显的抵抗作用,对治疗荷瘤小鼠有一定的作用。
蓍草提取物预防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洪振丰, 陈艳华, 周建衡, 李天骄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16-01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05
摘要 ( 3130 )   PDF (182KB) ( 26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蓍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 采用40% CCl 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蓍草提取物进行干预,观察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蓍草提取物预防给药能降低CCl 4所致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ALT、AST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严重变性、坏死,胶原纤维明显增加,蓍草预防各组大鼠肝细胞病理损伤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蓍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结直肠癌、息肉及癌旁黏膜中二胺氧化酶表达的研究
汤 菲, 单保恩, 陈 兴, 张 文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19-02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06
摘要 ( 2733 )   PDF (203KB) ( 23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制备抗人二胺氧化酶(DAO)单克隆抗体,分析结直肠组织中DAO的表达对结直肠肿瘤辅助诊断的价值和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结直肠病变组织中DAO的表达情况,比较其表达与结直肠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DAO阳性定位于细胞浆。DAO在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和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0.0%、45.7%及3.39%,差别显著,并且在绒毛状腺瘤中的表达又显著高于管状腺瘤(P<0.05)。DAO在不典型增生结直肠组织中表达阳性,并随增生程度而递增。结论: DAO可能与结直肠肿瘤发生有关,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异常生物标记,能较早预测肿瘤的发生。
羟基脲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周 莉, 吴纯启, 廖明阳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22-02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07
摘要 ( 3479 )   PDF (239KB) ( 28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为探讨羟基脲(HU)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采用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培养研究HU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从13 d龄的鼠胚胎中分离中脑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HU体外连续培养5 d,观察细胞分化和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对照组原单个分散的细胞形成明显的细胞集落,集落间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并连结成网状,而不同HU剂量组细胞集落数目减少,集落间的神经纤维束减少,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显示HU可明显抑制中脑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阻止神经形成和集落形成过程,HU半数细胞增殖抑制浓度(IcV50)为0.078 mmol/L(5.9 μg/ml),半数细胞分化抑制浓度(IcD50)为0.018 mmol/L(1.37 μg/ml),其IcV50与IcD50比值为4.33。结论: HU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剂,具有体外细胞致畸作用。
透明质酸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卓文磊, 王 彦, 陈正堂, 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26-02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08
摘要 ( 2957 )   PDF (206KB) ( 23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透明质酸广泛存在于结肠癌间质中,本研究旨在探讨透明质酸(hyaluronan,HA)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体外培养的SW480细胞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HA1(HA为10 μg/ml)和HA2(HA为20 μg/ml)组,经培养不同时间后,以MTT实验和软琼脂细胞集落形成实验(soft agar clone formation assay)比较SW480细胞增殖能力,用平板粘附模型和Boyden chamber小室模型比较SW480细胞粘附和侵袭能力。 结果: HA1和HA2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数量、软琼脂细胞集落、粘附于平板和穿过Boyden chamber隔膜的细胞数皆显著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HA能增强SW480细胞体外增殖、粘附和侵袭能力。
绿茶对微囊藻毒素LR诱导肝细胞凋亡、Bcl-2表达及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
许 川, 舒为群, 邱志群, 常晓松, 罗教华, 付文娟, 曹 佳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29-03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09
摘要 ( 3310 )   PDF (290KB) ( 24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绿茶(green tea,GT)对微囊藻毒素LR(MC-LR)诱导肝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及微核发生的影响以探讨毒性拮抗机制。 材料与方法: 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MC-LR染毒组、GT高低剂量拮抗组和环磷酰胺对照组。实验第1 d起GT高、低剂量拮抗组小鼠每日分别给予12 g/L和2 g/L两种浓度的GT自由饮用,连续18 d。自第6 d开始,染毒小鼠每日给予MC-LR 10 μg/kg腹腔注射1次,空白对照给予DMSO腹腔注射,连续13 d。环磷酰胺对照组以50 mg/kg剂量间隔24 h两次给药后6 h取材。小鼠处死后采用免疫组化和计数法对肝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以及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s)微核发生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1) MC-LR染毒明显诱导小鼠肝细胞凋亡增加。高剂量GT处理后明显抑制MC-LR染毒所致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发生(P<0.05);(2) 单纯MC-LR染毒肝细胞Bcl-2表达未见明显变化,GT各剂量组小鼠肝脏Bcl-2的表达明显增加,与MC-LR染毒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 GT拮抗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PCEs-MN) 与MC-LR染毒对照和空白对照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T能上调抑癌基因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MC-LR染毒及GT拮抗对微核发生均未有显著影响。
两种人类肝细胞系评价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MX致 DNA损伤作用的敏感性
吴建军, 刘爱林, 邹亚玲, 周利红, 鲁文清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33-03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10
摘要 ( 2678 )   PDF (181KB) ( 24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两种人类来源的肝细胞在评价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氯)-呋喃酮(MX) DNA损伤作用的敏感性。材料与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 研究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胚肝细胞L-02在评价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MX DNA损伤作用的敏感性。 结果: 随着MX剂量增加,可引起HepG2(>30 μmol/L)和L-02细胞(>100 μmol/L)DNA迁移度显著增加;中度以上损伤所占百分比在同剂量组中HepG2细胞大于L-02细胞,经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85;8.0;11.97,P<0.05)。 结论: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评价MX的DNA损伤作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比人胚肝细胞L-02更为敏感。
两种人类淋巴母细胞TK、HPRT基因突变实验比较研究
张 勇, 张立实, 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36-039.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11
摘要 ( 2606 )   PDF (238KB) ( 29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比较2种人类淋巴细胞在4种受试物作用下TK、HPRT 2个位点突变情况,为其在遗传毒性实验中的应用积累资料。材料与方法: 甲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甲磺酸甲酯(methyl methanesulfonate,MMS),乙二醛(glyoxal,GLY),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OPD)4 种不同化学结构和致突变方式的致突变物作为受试物,采用微孔培养板法比较TK6和TK6-E6细胞在TK和HPRT 2个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 TK6-E6细胞比TK6细胞对4种受试物毒性更为耐受;4种受试物在2种细胞,2个位点突变实验结果均为阳性,以TK6-E6细胞的TK实验最为敏感;TK6的慢生长集落比例(RSC)较TK6-E6低,各受试物间无差别(P>0.05)。 结论: TK6-E6和TK6 细胞在TK、HPRT 2个位点的基因突变实验中均能检出致突变物;TK6-E6相对于TK6对细胞毒性耐受,可以用于检测更高浓度的受试物,同时有较高的突变敏感性。
胡麻油烟凝聚物诱导人胚肺二倍体细胞恶性转化作用
刘秀芳, 李丽萍, 胡尚平, 郭凤英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40-04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12
摘要 ( 2969 )   PDF (253KB) ( 24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胡麻油烟对人体潜在的致癌危险性。 材料与方法: 以胡麻油烟凝聚物(SOFA)作为受试物染毒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建立体外恶性转化实验系统,对转化细胞进行ConA凝集实验、软琼脂培养实验以及裸鼠体内致瘤实验,观察并检测细胞是否发生恶性变。 结果: 实验剂量范围内的SOFA(25~400 μg/ml)能够诱导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形成细胞恶性转化灶,转化灶细胞生长失去接触抑制性、饱和密度增大、ConA凝集能力增强、锚着依赖性丧失及裸鼠体内具有成瘤性等多种细胞发生恶性变的生物学特性改变。 结论: SOFA具有诱导人胚肺二倍体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对人体具有潜在致癌作用。
河南林县居民粮食中互隔交链孢霉及其毒素污染和人群暴露状况研究
杨胜利, 董子明, 裴留成, 丁兰平, 张慧芳, 宋爱云, 宫亚欧, 刘桂亭, 薛乐勋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44-04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13
摘要 ( 2978 )   PDF (190KB) ( 25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调查林县居民粮食中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污染情况及人群中互隔交链孢霉有关毒素-交链孢酚(Alternariol, AOH)和交链孢酚单甲醚 (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 AME)暴露水平,探讨互隔交链孢霉毒素污染与林县食管癌发生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对林县居民粮食及尿样中互隔交链孢霉做分离培养, 采用薄层层析(TLC)法检测AOH和AME,并与本室10年前相应检测结果比较。 结果: ① 2004年小麦中互隔交链孢霉污染率与1981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9.283,P<0.01)。②2004年小麦中AOH阳性率低于1995年(χ2=5.152,P<0.05)。③2004年小麦面粉中AOH阳性率低于小麦原粮(χ2=5.128,P<0.05)。④ 2004年99份尿液中4份AOH阳性,1份AME阳性,明显低于1992年检测结果,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82, P<0.01;χ2=14.282,P<0.01)。结论: 2004年河南林县居民粮食中互隔交链孢霉及其相关毒素污染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此与当地食管癌发生率的降低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遗传毒性的研究
吴世德, 刘 萍, , 冯国昌, 禚金花, 姚玉娜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47-049.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14
摘要 ( 3352 )   PDF (179KB) ( 2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HPO)的急性毒性及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的遗传毒性。 材料与方法: 采用昆明种小鼠,先进行LD50试验,然后对高(1/2 LD50)、中(1/4 LD50)、低(1/8 LD50)DHPO剂量组进行外周血和骨髓微核率的观察。结果: DHPO的小鼠经口LD50为562.34 mg/kg。外周血和骨髓微核试验显示,1/8 LD50(70 mg/kg)组、1/4 LD50(140 mg/kg)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LD50(280 mg/kg)组微核率高于阴性对照组、1/8 LD50(140 mg/kg)组和1/4 LD50组(P均<0.05)。 结论: DHPO属于低毒药物,具有小鼠体内染色体畸变的遗传毒性。
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多态性的关系
姚 华, 丁丽丽, 王先敏, 徐菲丽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50-05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15
摘要 ( 2927 )   PDF (180KB) ( 2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探索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C677T多态性与男性高尿酸血症是否具有关联。材料与方法: 对91例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和正常男性对照81人,分别进行肾功能、血脂、血糖检测和测量血压、一般身体指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研究对象的MTHFR的基因型。 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MTHFR的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4,P<0.05),T/T组较C/C组BMI、尿酸和甘油三酯水平面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6,P<0.05) 结论: MTHFR基因C677T突变可能与男性高尿酸血症有关。
Bcl-2、Bcl-xL 和Bax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李玉莉, 胡静姿, 刘惠敏, 余宏宇, 何 金, 朱维健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53-05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16
摘要 ( 2481 )   PDF (190KB) ( 26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通过检测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Bcl-2、Bcl-xL 和Bax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Bcl-2、Bcl-xL 和Bax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Bcl-2、Bcl-xL和Bax的阳性颗粒均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膜,在癌旁组织中,Bcl-2阳性颗粒主要分布于陷窝的底部,Bax主要分布在靠近表面的上皮细胞,Bcl-xL则分布于整个陷窝。Bcl-2蛋白的表达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都很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72,P>0.05);Bcl-xL蛋白的表达均较高,且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Z=3.157,P<0.05);Bax蛋白的表达最强,但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Bcl-2蛋白表达与Dukes分期和TNM分期均成负相关(分别为rs=-0.389,-0.396,P<0.05),Bcl-xL和Bax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 Bcl-2可能只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早期起重要作用,而后期可能Bcl-xL起更主要的作用,而Bcl-2蛋白表达可能会与预后有关。
硒对丝裂霉素C致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影响
杨建一, 王文娟, 李 莉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56-05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17
摘要 ( 2913 )   PDF (176KB) ( 27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观察硒对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中, 24 h时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硒0、1、6和10 μmol/L,MMC 0和0.1 mg/L,培养72 h后,分别采用染色体畸变分析(CA)、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技术(SCE),以及彗星试验(SCGE),对硒能否抑制MMC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进行检测。 结果: (1 μmol/L和6 μmol/L硒+MMC)组的淋巴细胞平均尾长、SCE互换率和CA畸变率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μmol/L硒+MMC)组的DNA损伤程度低于(1 μmol/L硒+MMC)组和(10 μmol/L硒+MMC)组。 结论: 硒对MMC造成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以6 μmol/L硒组的保护作用最强。
阿魏蘑菇提取物对5-氟尿嘧啶疗效的影响
肖 辉, 张月明, 顾丹天, 胡汉华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59-063.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18
摘要 ( 3243 )   PDF (322KB) ( 27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研究阿魏蘑菇(pleurotas sapidus,PS)提取物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 建立移植性人宫颈癌BALB/c(nu/nu)裸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Fu组、PS组、5-Fu+PS组4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干预,14 d后结束实验,检测各项指标。 结果: 模型组裸鼠体内瘤体积、瘤重明显高于各干预组(P<0.01),5-Fu+PS处理组荷瘤裸鼠体内瘤重和瘤体积分别为(0.19±0.03) g,(0.134±0.016) cm 3低于5-Fu处理组[(0.30±0.03) g,(0.210±0.018)cm3];5-Fu组外周血白细胞数(3.52±0.43)×10 9/L明显低于5-Fu+PS组(5.00±0.74)×10 9/L和模型组(5.51±0.50)×109/L;5-Fu+PS组瘤组织Bax基因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强于5-Fu组(P<0.05)。 结论: 阿魏蘑菇具有增强5-Fu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减轻5-Fu抑制白细胞增殖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Bax/caspase3途径有关。
壳聚糖对大鼠的致畸胎试验
杨海峰, 万荣峰, 张玲玲, 覃少华, 江善祥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64-066.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19
摘要 ( 3539 )   PDF (142KB) ( 2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通过在胚胎器官形成期连续给药,观察壳聚糖对大鼠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将90只妊娠SD大鼠按时间先后随机分为5组,即阴性对照组、壳聚糖50、250、1000 m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8只。在大鼠胚胎器官形成期(妊娠的第6~15 d),壳聚糖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连续给受试物10 d,每日经口灌胃分别给予壳聚糖和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在孕期第11~13 d每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P)7 mg/kg,在妊娠的第20 d处死大鼠进行胎鼠检查。结果: 壳聚糖对孕鼠的健康状况、行为、增重和生殖机能无明显影响;对胎鼠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对胎鼠的外观、骨骼和内脏无致畸作用。 结论: 在≤1000 mg/kg剂量下,壳聚糖对大鼠无胚胎毒性和致畸毒性。
中药白头翁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朱京童, 白 玉, 司文秀, 刘洪喜, 任曲辉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67-069.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20
摘要 ( 2269 )   PDF (182KB) ( 24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探讨中药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材料与方法: 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比色法测定白头翁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用三步法初步分离,纯化白头翁提取物的抗肿瘤有效部位。结果: 白头翁提取物对多种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量-效关系明显,IC50值均低于30 μg/ml,并找到其有效部位。结论: 白头翁作为抗肿瘤药物有待进一步开发。
检测研究
中草药保健香烟的减毒及抗突变作用初步研究
韦献飞, 唐荣兰, 甘运生, 罗凤姣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70-07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21
摘要 ( 2949 )   PDF (177KB) ( 24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探讨中草药保健香烟的降毒作用和抗突变作用。 材料与方法: 在香烟中加入中草药假 等制成中草药保健香烟,用该香烟制得生理盐水烟雾液为实验材料,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和Ames试验。结果: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保健香烟组比原香烟对照组增加了4~5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为6‰~10‰,明显低于原香烟对照组(16‰~28‰),并有剂量-效应关系(r=0.9554);Ames试验细菌回变数量比原香烟对照组可减少69%~83%,并同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843)。 结论: 中草药保健香烟能大幅度降低香烟的毒性和致突变作用。
乳腺癌中p16基因缺失与突变的研究
李铁臣, 刘 平, 孙惠兰, 徐毓其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73-075.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22
摘要 ( 2242 )   PDF (196KB) ( 2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了解乳腺癌与p16基因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采用PCR和DNA测序方法,对33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的p16基因进行检测,研究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情况。 结果: 所有标本均未检出纯合缺失,10例标本进行了外显子2的序列测定,也未发现点突变。 结论: p16基因的纯合缺失和点突变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无关。
技术方法
绿色荧光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朱 吉, 李文林, 金彩霞, 李建秀, 胡以平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76-078.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23
摘要 ( 2861 )   PDF (199KB) ( 27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背景与目的: 制备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小鼠多克隆抗体。材料与方法: 以GFP转基因小鼠肌肉为抗原,与免疫佐剂混匀后免疫同品系小鼠, 4周后取血,以收集的血清做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分析。 结果: 收获的抗体在1∶200稀释度时能显示强阳性结果。 结论: 直接用GFP转基因小鼠肌肉为抗原可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制备GFP多克隆抗体,并能对转染有GFP阳性细胞的肝组织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
综述
应用特殊设计的寡核苷酸链纠正点突变的研究进展
杨汝艳(综述), 田海林(审校)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79-081.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24
摘要 ( 1830 )   PDF (205KB) ( 25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特殊设计的寡核苷酸链纠正点突变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酵母菌、植物细胞、哺乳动物细胞等不同的生物材料,甚至动物模型都有越来越多成功的报道。早期使用的多是闭环状的嵌合型RNA-DNA链,后来发现单链DNA也同样具有突变修复功能。由于这一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进一步探索其纠正机制、优化寡核苷酸链结构、提高其转运及突变纠正率成为必然。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肠癌的研究进展
谢发君(综述), 陈玮莹(审校), 温博贵(审校)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19(1):  82-084.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07.01.025
摘要 ( 1702 )   PDF (142KB) ( 28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卫星不稳定性(MI)尤其是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I-H)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MI的发生和致瘤机制、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MI相关研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