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尘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研究
祝寿芬 雷 铃 赵淑杰 赵一军 韩 光
癌变·畸变·突变. 1998, 10(4):
207-213.
doi:10.3969/j.issn.1004-616x.1998.04.004
摘要
(
2482 )
PDF (83KB)
(
28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系采集山西省8 个大矿务局所属的10 个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煤样16 份,包括7 种煤、即烟煤、无烟煤、弱粘结煤、肥煤、瘦煤、焦煤、气煤,每一份煤将经提取,分成两份;一份进行亚硝化,另一份为非亚硝化煤样,分别进行Ames 试验,SOS 显色试验,双核微核试验,大鼠骨骼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6 份煤样提取物经亚硝化后,其中有10 种Ames 试验。SOS 显色试验均为阳性,从10 种阳性煤尘中,选1至3 种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及双核微核试验,其结果与Ames 试验,SOS 显色试验一致,阳性率为6215 % ,试验中发现,煤样中挥发分的含量高,亚硝化提取物呈较深的棕色液体,均有致突变性,而随着颜色的加深其致突变性增强,提出煤尘中挥发分含量可间接反映出煤样中有机物的含量,挥发分高的煤样,有机物所占比例较大,经亚硝化后,生成具有致突变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含量相对高,故可表现出强的致突变性。这一发现,可采纳较为简便的测定挥发分的实验,对煤样致突变性进行初筛,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